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有子为孔子的得意弟子,这几句话突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紧接上文的“学而时习之”,依然从修身方面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先正心,心正了,就会把家经营好,进而将国家治理好,大家由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一个人能将国家治理好,更进一步,也能使天下太平,世界和平美好。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想到这里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抛开其过激的思想,运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取中庸之道,与现在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一脉相承,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世间就少了许多悲剧,多了许多美好。
孝就是孝顺父母,弟就是顺从兄长,强调孝顺及顺从是“仁”的根本,自然在现在看来孝顺与顺从都是有一定的原则的,读《论语》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凡事都不能走极端,“水至清则无鱼”。
“正心”需要用智慧来填充,一个人的内心不可能空洞无物,一片空地,没有参天大树,就会有杂草丛生。正如同不爱好读书的孩子,也一样没有时间,因为将时间用在了别的地方。所以《论语》将学而篇放在篇首。
花言巧语,一付讨好人的嘴脸,这样的人大多不怀好意,别有用心,内心有着某种不正的目的,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比顶着夏天的烈日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与人交往,满脸堆笑的并不就是对你好,老师严厉地要求你,并不是对你不好。事情不能只看表象而忽略其根本。要去思考表象背后对方真实的目的。分得清好坏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谋生技能,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首先我们得拥有知道哪些是“危墙”的本领和智慧。
点滴感悟,还望文友指正。
图片源于图行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