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出身贫寒,他自幼刻苦读书,后来他独自前往南京求学,五年未解衣就寝,27岁终于考中进士。他是在当了13年地方小官之后才被调入京城的。可惜不久就被一场津津乐道的归政风波贬出京城。
宋仁宗赵祯为宫女李婉仪所生,出身后被刘皇后抱走,而李婉仪则被贬别宫备受虐待。
仁宗自幼只知刘太后为其母,不知有生母。他12岁登基后,刘太后垂帘听政达11年之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后归正问题成了朝中极其敏感、人人讳言的大事。
20岁那年,宋仁宗碍于刘太后的威势,打算率百官在朝堂上为太后贺寿,朝堂是神圣之地,而这种有损皇帝至尊的贺寿方式遭到范仲淹的强烈反对。
当时范仲淹只是个中级官员,初入庙堂且来之不易,本可韬光养䀲,谁知没过多久,他竟然再次犯颜直谏,批评太后大权独揽,要求归政于帝。
范仲淹直谏的勇气令满朝文武震惊,却因此激怒了太后,被贬出了京城。
得罪太后而没有引来杀身之祸,于他来说已经是万幸了。他却抱定“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信念,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谏言切直,无所避讳。
后来刘太后去世,宋仁宗的身世真相大白。那些依附于刘太后的官员此时却纷纷诋毁她,要求追究她的过失,范仲淹虽得罪太后遭贬,却力劝皇帝感念太后的养育之恩。一场宫廷中真假母亲骨肉间的大事,不带血腥的被和谐化解,范仲淹表现的可谓光明磊落,光彩照人。为此范仲淹调回京师。
时值京东和江淮大旱,随后蝗灾又起。身为谏官的范仲淹多次奏请救灾,仁宗没有办法,只得派他安抚灾民。
赈灾归来,他还把灾区饥民吃的野草、树皮带回京城,在宫廷内外巡回展示,以戒奢风。
这种心忧黎民苍生的做法引起了强烈震荡,余靖、尹洙、蔡襄、欧阳修、苏舜钦等慷慨激昂之士纷纷上书指责朝廷过失,掀起了凌厉进言之风。宰相吕夷简等对此深感不安,就寻找借口,再一次将范仲淹贬出京城。
这一次,范仲淹被贬两年,但政绩斐然,后被召回京师时得到提升。吕夷简对他心怀芥蒂,奏请皇上派他出任最为繁忙、也最易受到咎责的开封府尹。治理人事繁杂的京城。
不料,上任不到一个月,范仲淹便把京城治理的井井有条。有一个宦官恃势作威,无人敢惹。范仲淹下定必死的决心向家人交代好后事,然后才上疏劾奏,最终为京城百姓除了此害。
更令吕夷简难堪的是,范仲淹还将朝中官员升迁情况绘成了“百官图”进献皇帝,指责吕用人惟亲,官员升迁不凭政绩只依私情。这样一来,范仲淹厄运难逃,再次被贬。
范仲淹虽三次被贬,但他厉节风尚、惩治时弊的业绩,却深深地影响和感招着世人,凌厉进言之风仍在延续。晚范仲淹十余年才进京出任谏官的包拯,显然是受到了这种风气的熏染。
范仲淹鞠躬尽瘁地实践着他所认定的治国之道,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办事,把全部精力和无限才华都投入到处理国计民生的事务中去,他给后人留下的诗文屈指可数,但诗文中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一些传世之作大都是他关怀民生的内心独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他一生追求和实践的行为准则。
历史留名的人物灿若䌓星, 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人格操守与文章风范如范公者,纵观古今又有几人?几经沉浮,依然不改本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治家严谨,俭朴清廉,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在历朝历代的高官显贵中,世所罕见。
书中给出的智慧金言我把它抄下来了
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恩怨,脚踏实地的践行自己的职责,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不改初衷。这也正是履卦中所倡导的要旨。它告诫我们一旦选定了奋斗目标,就应该矢志不渝的努力,不管前面的路是多么曲折坎坷,也要义无反顾一往直前。
其实“履卦”给人们所指示的,并不仅仅是这种具体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这种从容的精神,倘若能够真正修炼到这种境界,办任何事都会游刃有余,自然无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