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输出系统 2.0
毕业作之 勇敢走出舒适区

毕业作之 勇敢走出舒适区

作者: 心莲Kallen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8:33 被阅读16次

    我们常说: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而如果我们想在世界范围内与人沟通无障碍,那外语学习便是必须要进行又变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了。然而在传统教育制度下,外语学习往往偏重读与写,听与说易被忽视,以致于很多同学经过多年学习后依然难以开口说,总担心他人面前犯错,迈不过那个心理的坎。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邀请你来听一听我的故事。

    十多年前大学毕业,我第一份工作是在服装外贸行业做外销员,由于客户多半在国外,需要强化自己的英语口语。当时我苦恼的是:工作上同外商沟通主要通过邮件,再加上身处三线城市,工作之余其实也并没有太多口语练习的真实环境。

    当时的自己很想找更多机会跟外国人交流,锻炼口语。于是我开始了探索之旅:曾试过在线聊天工具,注册过在线英语学习社区,和远在千里之外、母语是英语的小伙伴互改作业。但这些还是基于线上,并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直到后来我搜索到了一个全球范围的组织,Toastmaster英语演讲俱乐部,他们在河南有线下活动,于是我便试着参加了第一次会议。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参会时的情景:有十几位听众在台下,其中有两位外国朋友,当时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台上顺畅地用英语讲些什么。当时的我走出校园没两年,性格内敛,心里暗自佩服那位侃侃而谈的小伙子,他在台上的表现自信又亲切。

    我暗自思量着:自己的口语底子还算可以吧,可是我没有公众演讲的经历,在公司也仅限于开会时备稿发言呢。如果自己加入这个俱乐部的话,要做公众演讲,还要参与其他的角色任务,突然间内心感觉压力好大!更糟的体验还在后面:在会议最后进行的自我介绍环节,我被邀请上台做介绍,一上台便感觉自己浑身不自在,心如撞鹿般忐忑不安,在英语中也有个俚语来形容那时内心的不安:A butterfly in the stomach (直译:一只在胃里的蝴蝶,哈,是不是很形象?!) 在台上时我不知该往哪里看,手势也很不自然,说的英语也因内心的紧张开始断断续续,结结巴巴......

    就这样磕磕绊绊做完自我介绍,我回到座位上后又禁不住苦恼起来:这么短时间内都无法完成演讲,那以后呢?我如果连面对台下十几位朋友都感到紧张,那以后如果人多了,几十人甚至上百位的陌生听众在,自己该如何面对呢?

    一时间限入自我质疑的漩涡里,我脑袋蒙蒙地坐在那儿,直到最后那份意料外的收获。

    快结束时,一位名叫Randy的美国老师按会议流程需要对这次会议做出整体评价。他说起了对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我不是通过朋友介绍,而是自己搜索找到俱乐部的。他说很佩服我这种主动积极的精神,用一个词来形容:initiative 即主动、自发的态度。

    感谢他的鼓励和后续的真诚沟通,那一刻我想明白了加入这个外语俱乐部的意义:

    鼓励自己,勇敢走出心理舒适区。在实践中得到口语的提升和演讲锻炼,分享人生体验,表达心中所想!

    想通后我便果断加入成为了俱乐部新会员,在最初的几次参与中,我做得很不理想。公众演讲里面有许多技巧要学习,除了重要的两大块:内容与结构之外,还有关于手势、眼神、语速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刚开始自己很郁闷,认真练习一段,往往上台后还是手忙脚乱似的,兼顾不了......

    后来通过Randy鼓励,我开始试着揣摩其他小伙伴的表达技巧,再有意识关注自己身上的不足。在一次次不断上台练习过程中,一个点一个点地试着克服自己的弱项,渐渐地,自己在台上表达也变得比以前自如了。我同时陆续找了不少外语演讲的视频,透过模仿,自己的口语与演讲技巧也在缓慢地提升。我也开始学着享受这种改变的快乐,变得越来越自信。

    俱乐部会议中还有“评论员”角色,我积极给他人演讲评论与建议,也无形中慢慢锻炼了自己总结要点的能力。

    一路走来,坦率讲,现在的自己依然会有每次演讲前的那种心理压力(有分析说,很多人会把公众演讲恐惧排在死亡恐惧之后,可见心理压力有多大)。但与此同时,我也更多体会到了,每次做完演讲给他人分享知识或经验的那份简单的满足与快乐。

    是的,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体悟到了英语演讲的魅力:演讲即表达,表达内心所想时,心里的那份紧张感便会被分享后带来的成就与幸福感所慢慢冲淡。

    加入俱乐部半年后,我得到老会员Randy的鼓励,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北京举办的区级即兴评论比赛。当时面对外国参赛选手,我沉着应战,发挥了自己灵活应变的优势,加上赛前做了充足准备,心态放松,就这样,那次比赛我得了第三名,而同行的美国会员朋友却意外落选了。这个结果起初我也感到很意外,但后来也释然了。这次难得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试着努力付出,对结果不期待,幸运之神往往会眷顾你!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也曾有过像我一样的找寻经历?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为了突破心理舒适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认真坚持一件你认为特别有价值的事情?如果有,恭喜你,你已经在路上啦!

    下面我结合下自己的学习经验,来简单聊聊如何强化口语练习这个话题。

    成人学习外语口语, 由于受母语思维影响比较深, 再加上不如年幼孩子那样有敏锐的听觉和模仿能力, 学起来会阻碍重重。而如果我们深思一些根本原因,在这重重阻碍中, 最大的困难因子莫过于这五个字:  难长期坚持。是的,难坚持!甚至可以说:克服了难以长期坚持练习的问题, 也就能解决外语的学习问题。围绕“难坚持”这个普遍存在的痛点,我有三点心得,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以句子为最小练习单位。

    我们无论用母语还是外语同他人交流, 输出的往往是有意义的句子。 以句子为单位来练习,我们可体会到句子中不同单词与单词的搭配关系, 也容易划分意群,分析上下文语境时也很容易理解不同单词在这个句子里的特定含义,学习效率会高很多。

    建议操作:每天5-10分钟,每天一句,21天循环持续练习。具体做法是:每天学一个新句,同时复习前面学过的所有句子。 如此下去,在第21天里, 将第一句的练习排除在外,而在第22天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句子, 以此"末位淘汰 " 并循环下去。利用坐地铁或午休的短暂时间,便可以完成这样的练习。

    持续持续,重在感兴趣。为确保学习过程中能轻松持续,建议找自己真正喜欢的情境句子来练,比如你爱好旅行,就可以找些旅行途中最可能用到的实用句子;爱好音乐,可以找到喜欢的歌单,翻着歌词跟学唱。

    第二,看电影练口语

    如果你有较多空余时间,可以跟着优秀电影练习经典对白,通过看经典电影练口语的方法,是希望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接触地道的英文句子,顺带着模仿角色们的口型及发音。既娱乐了,也练口语了,一举两得!

    第三,自创环境做输出

    当在现实环境中练习口语的机会感觉不多时,我们其实可以创造环境,把自己当成既是练习者本身,也是陪练对象。想象自己在面对每一天的真实生活场景时,多问一问自己:遇到当下的这种情境,用英语该怎么表达呢?比如,让小宝找遍客厅没见到那本喜欢的绘本,最后发现绘本在高高的柜子上时,可以欢快地来一句,“在那儿!” “There it is!" 家有宝贝的爸爸妈妈,自己成为口语学习者,也会受益孩子的双语环境的!父母自己多多积累实用的句子,在家庭环境中遇到一些对应的生活情境便练习说出来,这是对孩子最棒的双语启蒙方法之一。 

    如果当时脑袋里搜不到学过的地道表达句子也没关系,这个要慢慢积累,可以先用母语记下来想表达的句子,再抽时间找资料,找到对应场景的,往后再遇到或许会主动有意识地说出来!

    找喜欢的句子,持续轻松跟着练习,与自己对话。从一点一滴积累到遇到对应场景脱口而出,这样的过程改变与成就感,你想体验下吗?

    回想起我第一次参会时的情景:十几位听众里,有两位外国友人,还有那位在台上用英语侃侃而谈的小伙伴,和在角落里站着聆听的我。距离那次会议,已过去很多年的时光。我很感谢语言学习与成长路上遇到过的那些贵人,来自美国的Randy老师、Tegory和 Gil, 来自乌克兰的 Olena 还有俱乐部相互鼓励的众多小伙伴们,也感谢自己背过的每一个句子,更感谢自己走出舒适区乐于挑战的那一份勇气。

    如果你也有一个很向往的明天, 想环球旅行,想结交异国友人,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那就别让自己仅仅停留在今天,再主动些,再勇敢些,走出舒适区吧!相信我,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你,在不一样的天地里。

    期待着在输出力学院,分享你的好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作之 勇敢走出舒适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hc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