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
道家创始人老子:人类社会发展其实在不断退步,解决方法是?

道家创始人老子:人类社会发展其实在不断退步,解决方法是?

作者: 中华神秘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23:43 被阅读0次

    对于截至春秋战国之际,人类社会的历史,道家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中,大致向我们勾画了这样一个演化阶段和模式:

    1.“道”

    “道”世界的本原(本体),是最高范畴,天地万物,包括人及人类社会,都是由此出发,由此产生的。

    2.“朴”

    天地万物初生时的混沌状态,被称为“朴”“素朴”;这时的人类没有品行、职业、等级贵贱等差异,一切都混混沌沌,没有名号。

    这被老子认为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

    3.“德”

    这种混沌的原始状态演化成宇宙万物,人类社会也开始“朴散真离”,分化为有品行、职业、等级贵贱等差异的社会,进入了“德”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人类私欲作祟,社会呈现出退化的趋势,表现为从“上德”到“下德”不断退化的历史

    3.1.“上德”

    在“朴散真离”的初期,人类社会的混沌状态刚刚被打破,人与人之间开始显现出品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分工出现。

    圣人因势利导,建立了合乎自然的社会管理制度,保持了社会风尚的淳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在这个阶段,圣人(君主)施政的原则和特点,叫做“无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由于施政者顺应了人类淳朴的自然本性,结果是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人类社会处于最美好的黄金时代

    3.2.“下德”

    随着“朴”的消散,人类社会进入了贫富、贵贱差异日益加大的等级社会,并产生了各种名分和制度。

    在这个阶段,君主施政的原则和特点,是“有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下德时期的施政者为了使天下大治,先后运用了仁、义、礼等手段去改造社会;然而却越弄越糟糕,不断退化。(“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2.1.“仁”

    老子对这个阶段的描述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而上德阶段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可见,“仁”和“上德”有某些相似之处,其特点是博施仁爱,无所偏私,在“下德”时期可谓最好的一个阶段。

    不过,“仁”毕竟是通过“有为”来达到博施仁爱,与“上德”的“无为”有着根本区别。

    3.2.2.“义”

    而当君主已经做不到全面仁爱时,就采取了“义”来作为治国施政的手段。

    这种方法通过确立社会道义原则,推崇高尚、匡扶正义、打击邪恶,来治理社会,显然是积极有为的,所以老子对它的描述是:“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3.2.3.“礼”

    而当君主连“义”都做不到时,只能采取“礼”的方式去愚弄、劝导人民从善;得不到回应,就只好扬着胳臂使人强从(“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所以,以礼治国,标志着忠信的不足,道德开始沦丧,靠做表面文章,只会导致人们更虚伪,社会的动乱在所难免。(“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乱”

    一个社会陷入混乱,主要靠暴力进行统治,这种建立在行政强制、严刑峻法、武力镇压和军事征服基础上的社会,是罪恶的,已经不属于“德”的范围

    以上,是老子站在自己所处时代的基点,回望历史进行的总结;在他眼中,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退步的过程——由“道”而“朴”至“德”,由“上德”向“下德”,由“仁”、“义”、“礼”乃至于“乱”!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每发展一步,治国之术也随之倒退一步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简单来说,老子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应奉行“无为”的施政原则,使历史发生逆转,从“下德”返回“上德”,最终返“朴”归真。“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其实,说到底,老子的意思是,治国要效法“道”——“道”虽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者和决定力量,但其作用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好像事物是自然而然地生成、发展一样(“道法自然”)。

    “道”以“无为”顺应万物的本性,从而使事物达到了“自然”的完美境界;高明的治国者也应当效法“道”之“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作为。

    这可谓返“朴”归真的不二法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创始人老子:人类社会发展其实在不断退步,解决方法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kj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