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热度,看似是贬义词,其实并非坏事,关键看你如何运用。
小时候经常被父母说,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事都干不成。
长大后自己也能觉察到,有很多兴趣,但一时兴起的占大多数。
比如想学手鼓,买回来后只摸过几回,便放在一边让它落灰去了。
比如想做主题阅读,买了一堆书回来,小书架放不下,都摆到地上了却未曾翻过几页。
比如想学习各种知识,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屯了好多线上网课,可是没那么多精力听。
如此一来,偶尔停下来反思,惭愧不已,责怪自己,渐渐地以为真的什么事都干不成,越来越没有自信,不敢去接触更多人。
发现《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这本书时,毫不犹豫的买回来了,本以为是告诉你不要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要专一的书,没想到并不是。
一万小时定律其实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重复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专家,这里暂且不细谈,主要说三分钟热度。
书里说同时对许多事感兴趣,热爱新挑战,害怕一辈子困在同样的事业或活动里的人,属于多面向发展人才。
当然这里只是概括说法,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多面向发展人才,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最可靠的方式是尊重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加以压抑扼杀”
“你喜欢这种兴趣广泛的生活方式,你也有权利享有这种生活方式”
“尊重自己对多种事物的喜爱,不必强迫自己只能选择其一”
这是来自书中我非常喜欢的句子。


刚毕业那两年总是很焦急,渴望快速学到更多的东西,成长的更快,即使知道急不来,也做不到,直到内心真正愿意放下焦急,慢慢来,才发现反而能吸收的更多。
前面写过一篇文字,叫《如果坚持一件事太难,那就别做了》,与慢慢来不着急有关,里面也有这本书里提到的观点,有兴趣可以看看,你所拥有的时间比你以为的更多。
最近有一些感触,有些小伙伴表示各种课程都想学各种活动都想参加,精力很分散,平衡不过来。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对自己有用,不知道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对自身有益,索性都参加了,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本人也踩过一些坑,虽然以前很少参加活动,但是买一堆觉得有用又没看的书,屯一批觉得用得着的线上网课又没精力上课。
直到现在,才渐渐地更加理性。说一说我是如何做的,如何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课程,不光是活动和课程,其它的也适用,比如双十一又来了,要不要剁手。


提醒自己去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参加活动报名课程购物都需要花钱,即使是几十块你也是花了钱的。
第二,即使是免费活动或课程,你也需要付出时间,导致精力分散。
第三,为什么要报这个活动这个课程,对自己来说有什么作用。
第四,是不是你现在必须要的,若不是,先放一放。
第五,这个东西是不是让你怦然心动的。
这是我目前会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结合自己的热情来判断的,热情测试里有讲到,遇到选择决定机遇的时候选择自己的热情,如果做这件事会离你的热情越来越近,那就去做,如果做这件事会离你的热情越来越远,那就和它说拜拜。
看似很简单的几行字几句话,但确确实实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去思考,而不是看过就过了,不去实践再好的方式都是无用的,勇于对那些目前不需要不重要的事说不,先去做目前对自己而言最重要最关心最热爱的事,不仅仅是成长,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来。


另外,《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这本书里也有讲到,多面向发展人才如何聚焦兴趣。“一个多面向发展人才,假如可以先聚焦在三五件事物上,暂时搁下其他事物,就可以使生命大为改观。”
先写下对你目前最重要的四到五个兴趣,书中称为兴趣焦点组合,记住选择不等于失去,而是在多种选项中学会“聚焦”,每次选四五种兴趣去尝试,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做出了决定,测试了你的兴趣或热情,你可以随时更改这份兴趣组合,但记得一定要“聚焦”。
为什么要聚焦?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做,往往会导致什么都不精通,以我自己的工作经历为例,只要是公司让我做的事情,我都会去做,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到最后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越来越迷茫。
当然,现在我已经找回了自己,不迷茫不焦虑,平静自然,因为懂得了把注意力聚焦到自己的热情上,兴趣焦点组合法和热情测试创始人Janet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聚焦到前五大热情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你有很多兴趣,不知道如何平衡,可以看看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