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男子,相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当无此也。”
而古到今的制度、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以及记述这些标准的字句,是谁的视角和谁的立场?
北魏长公主兰陵嫁与刘辉大约是在公元500年。长公主好妒,自不许刘辉再有其他女子。暴力和死亡,是这场婚姻的归宿——驸马通奸,公主流产。为维护皇室颜面,灵太后欲处死刘辉、张容妃和陈慧猛。汉代以来,凡是杀害皇室血脉的人,都有可能被视作谋反而处以极刑。所幸,尚书三公郎中崔纂竭力辩驳,方为几人求得一条生路。
为“罪人”的辩驳,基于父系伦理体系。可父系家族的伦理以男性为基准而设计:一个男子不会因为婚姻而改变他和原生家庭的关系,而女子婚后,她的价值认同、家族认同就从娘家转到了夫家,且,她的地位低于夫家——“夫尊妻卑”。儒家伦理法制贯穿了整个华夏封建文明律法发展的主线。古代男子向来拥有绝对的“特权”,而对女子却太过苛刻。关于连坐、关于隐忍、关于流放、关于族刑。女儿之身,为何担起“欲加之罪”?女性的社会意识觉醒,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苏醒的——“想要改变命运,似乎总是得站在权利运作的枢纽位置。”
啃书之际,愈发觉得女性的不易——快让我泡壶茶,压压惊。
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女子本柔弱如水,到底是什么让她们变得坚韧?我猜,大抵是为母则刚,也大抵是男子少了些担当。不禁想起身边闺蜜:已婚已育。柔弱的人,却担起了一个家庭。她的男人如何姑且不做评价,可她是真真切切地变得强大。好在我们生活在平安富足的现代社会,好在有些苦难前辈已经替我辈经历。
一千五百年,兰陵公主的婚姻仍旧让人唏嘘。
女子,当自强。吃不了努力的苦,可就要吃生活的苦了。
百转千回,宁可饮一口别致苦。
苦,真苦。没点“下茶故事”还真咽不下这一口:老曼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