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大学生流浪回家的新闻让人唏嘘
流浪16年,从25岁开朗健谈,到如今沉默寡言,头发半白,廖银超最终与父母重逢
廖银超与志愿者喝酒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四处借钱交的学费,背负着所有亲戚好友的期待
16年前,因为未凑够学费,无法毕业,为了闯出一番事业,廖银超踏上了打工流浪之路
母亲为此曾出现了精神问题,父亲也曾想过自杀
帮助他的志愿者称:光2019年,其组织救助的流浪人员中,就有46名大学生流浪者,究其共因,他们都活在了对自己过高的期待中
生命是一段精彩旅程,要活得有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的影子
今年51岁的陈颖是华中师范大学88届的毕业生,在过去的16年,陈颖却流浪多地,最近的几年,一直是在东莞莞城人民医院附近的天桥下面度过的
本应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中年人,却成了天桥底下的流浪汉
夏天太阳正毒的时候,仅用纸箱盖住身体遮挡太阳;大雨天,就缩成一团,藏在塑料布里
但是这个天桥底下的流浪汉跟别人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上大学时的陈颖爱学习英语,在流浪生活里,这个习惯一直跟着他,没有纸笔,就用树枝来默写单词
他喜欢谈古论今,兴起之时可以把上学期间储备的知识娓娓道来,历史知识,经济理论,甚至还有足球,他都喜欢聊
陈颖还自动承包了天桥附近的卫生,早起以及午休过后,都会拿着工具把天桥周围打扫的干干净净
5月份,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陈颖顺利见到自己的弟弟,临行前,却又不想回去了
7月底,在大学同学的帮助下,陈颖终于踏上了回家的归途。路上,70多岁的老母亲仍然不停的追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生活不易,如果能出人头地,那自然是好的,但也许平淡生活,默默无闻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如果我们用尽力气,仍然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妨放下自己的执念,直面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
最近,北大毕业的李雪琴去综艺节目,从一个个简单微小的工作开始,服务员,二手车检测师、私人飞机管家等等,这个曾经抑郁的年轻女孩儿,坦言自己没有一个月入五千的服务员快乐
带着她学习的是一个95后的年轻服务员,北漂,自己出来务工,大部分工资还要寄回家里供弟弟妹妹上学
师父的脸上没有一点烦恼忧虑的样子,相反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却一直挂在脸上
无论多么忙碌,客人的要求多么麻烦,她总是热情洋溢,快乐十足
曾经抑郁的李雪琴明白是自己想要的太多,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到最好,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活在无尽的比较中
她说师父“真的一点不贪心,目标很小,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每天都很满足”
师父自己也说:你这一秒的不快乐,就影响下一秒的快乐
就这样一个一直笑的姑娘,是店里客人打赏最多的员工
活在每一个当下,放下那些无谓的期待与比较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人生无意义的勇气。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