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邦到底叫太祖还是高祖,庙号和谥号分不清?一口气带你读懂区别

刘邦到底叫太祖还是高祖,庙号和谥号分不清?一口气带你读懂区别

作者: 剑惊禅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15:20 被阅读0次

    中国人极其富有创造力,光是如何称呼别人这件事上,我们就至少研究出了十几种不同版本的叫法,例如称姓名、年号、谥号、庙号、籍贯、郡望等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区分不出其中的区别,总是把它们搞混淆。

    常见的像刘邦的庙号为“汉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为何司马迁和班固在史书里还称他为“高祖”而不是“太祖”呢?

    今天,我们就借“刘邦到底该称呼为太祖还是高祖”一事来聊聊传统文化中,很容易被人混淆的称谓一事。

    一、刘邦到底该称呼为太祖还是高祖?

    “太祖”和“高祖”都是属于开国之君的庙号,长期以来,我们都将刘邦称为“汉高祖”,但实际上刘邦的庙号其实是“太祖”。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记载:“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按照《史记》的记载,“太祖”是刘邦的庙号,“高皇帝”是刘邦的谥号,依据封建王朝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的称呼习俗,刘邦的全称应是“(汉)太祖高皇帝”。

    此时,有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既然西汉时期就已公认刘邦的庙号是“太祖”了,为何东汉时期的班固依旧在《汉书》中用“高祖”称呼刘邦呢

    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谥号和庙号的由来了,因为这件事还和秦始皇的举动有点关系呢。

    二、关于谥号和庙号的区别;

    1、谥号和庙号制度的由来

    庙号的由来要比谥号早很多,至少可以追溯到商朝中期,而谥号要到西周时期才诞生。

    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谥号是由周公创立,其目的就是取代商朝的“庙号”制度,用一种更加大众化、易于推广的制度来评判一个人的生平行迹:“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法解》)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庙号还是谥号都仅仅局限于当时的贵族阶层。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满意子孙、臣子议论君臣生平,为君主制定谥号的做法,特别规定下令废除谥号,由此谥号也随着消逝近千年的庙号一样短暂退出了历史舞台,《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

    其大意就是,我听闻远古时期有称号但没有谥号,中古时期有称号,死后大臣和子孙还会依据其生前的行为制定谥号。就是这种儿子议论父亲,大臣议论君王的行为,是非常没有意义的,我决定不采取这种做法,从此以后,废除谥法。

    到了汉朝时期,天下初定,众人因刘邦功大,祭祀他有助于获得民心、稳定天下,便重启了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近千年的庙号制度。

    至此,庙号制度和谥号制度,再一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正因为庙号制度和谥号制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期,直到西汉时期才重新施行,因而在推广的过程中,人们对庙号和谥号的区分并不像后世那么严格、规范,就连史书上也存在着混杂称呼的现象,故而才会出现“汉太祖”刘邦和“汉高祖”刘邦,这样的称呼方式。

    2、谥号和庙号的区别

    庙号是“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主要用于祭祀供奉,而祭祀在古代被看做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情,可想而知,庙号这种东西一定是拥有门槛的,并且还不低。

    首先,起步就要是君王级别,然后还要做出被后人看作是对国家十分有利的大功绩,才有可能被后人供奉到庙宇当中。

    以西汉为例,西汉朝共有15个皇帝,其中拥有庙号的仅仅有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和汉中宗刘询,这足以说明,在最初的时候,哪怕是皇帝,想要获得庙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比起庙号而言,谥号就要大众很多了。

    因为谥号是人死后,后人所给的评论(不一定是亲人,因而评价有好有坏),庙号和谥号二者虽然都有评价的意思,但由于庙号主要是用于祭祀,所以往往庙号的获取门槛要更高一些,其情感基调也更加正面化一点

    举两个例子,商纣王帝辛和明崇祯皇帝。

    其中,商纣王帝辛,他的名字叫做子受,按照商朝人的称呼方式,辛代表着天干,帝代表着他商王的身份,而“纣王”则是后人依据他的行为,给出的谥号评价。

    至于明崇祯皇帝,崇祯是他的年号,他的谥号有两个,一个是清朝给的“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另一个是南明弘光帝给的“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商纣王和崇祯的谥号很直观地看出,这两位的后人评价,也可以看出在评价这件事上,后世基本上都是尽量把相关的字都给加上去了,所以显得长度尤其夸张……

    三、谥号和庙号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谥号的内卷膨胀,从最初的一个字,膨胀到了明清时期的二十二个字,这件事说来相当有意思,这足可以见到身后有一个好的名声,在古人心目中,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周公创立的这种谥号制度,是对儒家礼教文化的一种补充。

    前面我们提到过,古代人的称谓方式多达十几种,其中庙号和谥号又都是针对人的身后评价,可想而知,对于追求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人而言,能够在身后有一个好的评价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庙号又是那种“祖有功而宗有德”具有典范案例的人才能获得的,其难度比考状元还大,故而退而求其次,拥有一个好的谥号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

    在这种前提下,拥有赐谥权和议驳权的朝廷,等同于跟士大夫精英阶层签订了一张互惠互利的合作契约:你给我好好做事,我给你功成名就的机会

    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平性,表面上这种事情是由礼部拟定,还有相关掌管经学的国学官员负责审核,实际上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若是皇帝不同意,拥有封驳权的给事中也无法左右皇帝的最终意见。

    故而,谥号制度在封建社会,其实也是皇帝管理约束大臣的一种有力手段,毕竟对于那些守序的大臣们而言,显然是想要流芳百世,而非遗臭万年。

    谥号这种东西,其实可以看作另外一种形式的墓志铭。

    正因为此,在谥号演变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首先谥所用的字词其实是相对固定的,因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谥号的基数是非常庞大的,在这种背景下,跟我们起用户名一样,后来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和别人重名了。

    为了有所区别,并且凸显出大佬高大上的形象,后世负责拟谥的人就掌握了一种独到的技能:堆砌褒义词。

    例如康熙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其中“合天”说的是他合乎天道,后面的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和都是在夸赞他的个人品德及文治武功。

    相比较于刘邦的“汉太祖高皇帝”而言,康熙这样谥号无疑看上去要夸张很多,区分度也是相当高了。

    那么,民间人士如果想要谥号,有没有办法呢?

    其实,也是有的。

    不像先秦时期那么严格,在两汉时期,庙号和谥号还处于复兴发展阶段,当时的人私下里也会有互相起谥号的习俗,这种一般是长辈去世后,老人的门生故吏或者相识的故友所赠。

    魏晋南北朝以来,这一习俗更加普及化,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谥号只能由官府赐予的空缺。

    与此同时,在谥号演变的一过程中,庙号制度也在逐渐降低标准,以至于后面泛滥成灾,稍微有点势力的小军阀也敢设庙祭奠自己先辈。

    故而,庙号的权威性在后世来讲,其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对于我们今人来讲,能叫得上的庙号也没有几个,几百个庙号中我们常听到的也无非:太祖、高祖、太宗和仁宗等等。

    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其实恰恰就是庙号的普及化,即评选标准的降低。

    原本君王要获得庙号,需要达到“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这也间接要求君王提高业务能力,不说多优秀,至少要少犯错。而等到标准降低后,庙号的公信力荡然无存,对我而言更多时候看古代君王的庙号,大概也就是称号开头的一个装饰板了。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可以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吗,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邦到底叫太祖还是高祖,庙号和谥号分不清?一口气带你读懂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th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