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程笔记人文社科读书
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在哪里?——《重读马克思》读书笔记

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在哪里?——《重读马克思》读书笔记

作者: 5534188846e1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17:45 被阅读23次

    重读马克思这个概念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绝大部分中国人,甚至很大一部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都未必读过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原著没有读过,何谈重读?但这个概念又是成立的,因为马克思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一直在被误读。从这个角度说,重读马克思也是给马克思正名的过程。

    最近读了一本书:《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读后的最大感受是马克思的思想太深刻和超前了。他的理论在当时超前且“抽象”,不容易理解;而到了现代,又似乎“过时”了。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思想“超前”呢?因为他在当时就已经这样表述:“不是‘虚拟资本’支配实体经济,而是实体经济支配‘虚拟资本’。”想想我们前两年的股灾,想想美国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马克思似乎长了一双千里眼,穿过历史的迷雾,看到了今天这一幕幕。

    为什么说他的思想又似乎“过时”了呢?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东欧巨变让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很多人对马克思的理论提出质疑。另外,因为马克思所在的时代,阶级结构相对简单:工人、资本家和农民;而如今的阶级结构异常多元:一方面,在蓝领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又多了CEO这个金领阶层;另一方面,科技人员、学者、律师教师医师等白领阶层兴起;除此之外,还有个体创业者、个体工商户等阶层。这些阶层之间的矛盾没有以前那么尖锐了。

    与此同时,因为意识形态需要等原因,马克思的思想在国内被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政治课本上面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显得异常刻板、枯燥。这种不分年龄、断章取义的教育有点像如今的“高级黑”,不但没有起到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作用,甚至让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误读、反感和厌倦。

    社会交往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开创了一种用经济学工具思考德国哲学中“价值”问题的方法,既“经济学-哲学”的方法。他关于资本主义如何形成的观点,可以从“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开始讲起。

    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但马克斯认为,人不是天生就需要“商品交换”,人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这一点,《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里也承认。智人正是因为通过想象力开发出了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的概念,才成了地球的主人。

    社会交往而非商品交换才是人的自然偏好和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经济学与斯密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社会交往需要互惠性的“让渡”,所以信任和信用是这个社会关系成立的基础和前提。而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活动只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一小部分,出现得比较晚。所以交换虽然产生了货币和市场,但交换并不在信用之前诞生。信用机制其实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

    为什么资本主义诞生于近代欧洲?

    恰恰是马克思,而不是其他经济学家发开创了信用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资本经济学,这一叙述不同于古典经济学。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最大的意义在于,马克思认为,货币的诞生应该来自于信用,而不是债务。而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其实已经不是“一般等价物”了,而是“债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中介,本身没有意义和价值,类似句子中的介词。而作为“债务”象征的货币,本身存在了意义,所以会形成一种人格,会自我繁殖、自我生长,也就是钱生钱。这是现代货币空转的最本质原因。

    关于货币诞生于债务,马克思论述得也比较多,同时这也被历史学家所证明。为什么资本主义诞生于近代欧洲?因为欧洲的封建特征明显,国与国之间喜欢打仗,战争国债和赔款诞生了现代的税收制度、货币和市场经济。我们熟悉的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不是英国人占领我们的土地,而是开放了口岸、把持了税收,这也是近代以来 ,欧洲大陆国家之间战争的玩儿法。

    在《人类简史》一书中,讲到了资本主义的崛起。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还是荷兰,当时的崛起都和发行国债、证券,获得了金融系统的信任,能够有效融资有关。后来英国又靠怎么取代欧洲大陆最强大的法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呢?文中将到一个历史上很著名的“密西西比大泡沫”。这一事件,随便百度就可以搜索到,正是因为法国王室在这个事件当中臭名远播,甚至间接导致了半个世纪以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最终英国赢得了金融系统的信任,战胜了法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欧洲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国债关系密切

    至于债务为什么能够成为货币的基础,作者有着很天才的解释。他认为基督教和犹太教中充满了对债务的膜拜,因为上帝的“爱”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种“债”,人人都欠“耶稣”的,所以人在世间的意义在于赎罪。尼采也把基督教视为“奴役的宗教”。如果这样说,新教伦理就更好解释了,个人无需教士这个中介、只要心怀对上帝的“还债”精神,就能够进入天堂。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动力来源——人生的意义在于还债。

    马克思在评论马丁 · 路德的时候这么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精彩至极!欠债还钱因此从道德戒律上升为不可动摇的法律。货币或债务把道德进行了量化,从而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惊险一跃。

    市场与政府

    我们习惯把当下很多经济问题归结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似乎只要把一切交给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就会自然提高,当下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似乎市场经济就是不要计划、不要政府干预的经济。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就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

    例如得到APP上面一位拥有20多万粉丝的某经济学家就坚定认为市场永远都是有效的。在他看来,网约车、共享单车这种靠补贴用户疯狂扩张、无序发展的做法,恰恰说明了市场的效率——通过快速垄断而减少更多竞争,从而减少浪费。真是让人捉摸不透的高见!他有时候狡辩说:“从长远看”市场都是有效的。但这个假设不可证伪——所有“从长远看”的案例都被政府干预了,或者也可以说“还不够长远”。他还会辩解说,如果东西是有产权的,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点评经济学家的一段话。

    马克思说,经济学家为什么那么爱讲故事?比如经济人的假设、交换偏好的说明、搭便车的理论……我们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很有道理。但经济学家的故事存在一个巨大的BUG——在现实中从未发生过。

    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在哪里?

    当今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当道。我们虽然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但却没有发展出能够解释这种发展路径、指导未来前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结果是,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视角看,我国经济应该崩溃很多次了,但我们却一直向前发展,而且还越发展越好。但普通人不掌握理论,掌握理论的学者要么被洗脑,要么别有用心,所以普通百姓总是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没有信心,以至于温总理高呼“信心比黄金重要”。要不是这些年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很多人还在为没有沿着西方的道路前行而忧心忡忡。

    回头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遵从市场经济学理论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也从未放弃政府对市场的指导,从而“摸石头过河”走到了今天。重读马克思我们就会发现,在他看来,政府和市场从来就不是对立的,我们需要警惕的不是政府,而是金融自由主义。前几年放任金融自由创新,我们也遇到了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的金融风险和经济难题。这时候,马克思的经济学就显示了科学性和前瞻性。

    马克思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社会运动的口号,更是要说:金融资本没有国界,他们已经垄断在少数人手中联合起来剥削劳动者了,那么全世界的劳动者也只能联合起来,才有力量对抗这种剥削。所谓的“剥削”不仅仅是榨取剩余价值这么简单,而是“资本和金融似乎有了生命,支配了劳动,凌驾于劳动者之上”。发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正是劳动者的觉醒。“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正本清源——让“劳动支配金融”,让金融和资本为劳动者服务。中国经济近两年强调“脱虚向实”正是这个意思

    “占领华尔街”运动

    我们重读马克思,并不是强调个人崇拜,也不是说马克思神一样的预言,更不是为了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争高下。既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就应该由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去论证,并为其他国家提供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选择。要有人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中国经济之福,也是世界经济之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在哪里?——《重读马克思》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uw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