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大赏读书读书笔记
告白,最好能大声说出来——书评《无声告白》

告白,最好能大声说出来——书评《无声告白》

作者: 深小德 | 来源:发表于2016-04-02 00:15 被阅读79次

    一开篇,所有的读者就知道莉迪亚死了。可是,她的家人以为她失踪了,开启了疯狂的寻找模式。几天后,他们找到了她的尸体。

    这只是一个开始,追寻她的死因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一种深深的矛盾,不时的从细微处暴露出来,交织在家庭成员中,紧紧网住每一个人,让人透不过气来。詹姆斯对于自己身为华裔的不自信,玛丽琳对于自己梦想湮灭的苦楚,莉迪亚“任由妈妈摆布”、不敢反抗,内斯默默地追求梦想、没有家人的鼓励与支持,汉娜在家中像空气一般,无人问津。

    他们在爱的名义下互相伤害。独自掩住伤口,在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遍体鳞伤后悄无声息的一遍遍撒盐。

    最后的最后,玛丽琳终于发现,自己给了莉迪亚太多的压力,孩子为了讨好她,始终说“是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她的心意。

    喧嚣中的寂寞(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一家人都缺乏沟通。不仅是与外界缺乏交际,家人之间更是缺少交心。对外联系的缺失,让他们“隐身”于众人中,只是外表看起来与众不同。内部交流的缺失,让他们自以为每个人都很快乐、朋友都很多,从而维持在不断伤害的恶性循环中。

    家人间发自内心的认同非常重要,搞懂并尊重他人的意愿也很重要。应了那句老话——家和万事兴。

    那一天,莉迪亚终于明白哪里出了差错,想要重新开始;可是,却偏偏跳进湖里,再也没能起来。这个结局万分遗憾,却也合乎常理。从内容上来说,不会游泳的她,无论如何不可能从湖中心游到岸边;从情节安排上,莉迪亚的离开,让读者跟随李一家,一起探寻她的死因。

    李一家当局者迷,到最后只是模糊地知道了莉迪亚离去的原因——压力太大,他们肯定不知道,在星光灿烂的湖中心,曾经存在过一个大彻大悟、获得新生的莉迪亚。读者旁观者清,俯瞰了事情的真相,并为此或紧捏一把汗,或扼腕叹息。

    还好,莉迪亚的死让一家人陷入反思,他们终于明白,错误发生在哪里。合群、适应环境不用那么用力,本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其实他人也并没有刻意排斥他们,只是他们自以为不如别人。

    非常开心看到一个明媚、温暖的结局。李一家将莉迪亚的离去深深埋在心中,鞭策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

    作为一个想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詹姆斯——那个同为华人的人——的遭遇对我有种别样的感触,总是不经意间轻轻地刺痛了我。

    詹姆斯对自己亚裔身份不自信甚至是自卑,总觉得自己的肤色是种特殊的标签。想起著名的疤痕实验——10名志愿者被分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房间里,并被告知:他们会被化妆成面部有疤痕的人,然后观察和感受陌生人对自己的反应。实验结果是志愿者反映人们都盯着他们的伤疤看,可事实上他们脸上的“疤痕”早已被抹去。

    我没有在美国生活过,无从知晓身为亚裔的詹姆斯究竟有过怎样的感受。但作为一个开朗的乐天派,我从直觉上认为,他对于“亚裔”一词过于敏感,因为自己不是本土人,总觉得别人在看他、有针对他的言行。就像那些以为自己丑陋、很多人在注视自己的志愿者一样,对于自身片面的认识,深深地扭曲了他们对外部的感知。正因为心中“疤痕”的作怪,詹姆斯在与人交往中,不知不觉的对自己的肤色受人鄙视反复地进行验证,直到确定自己低人一等。

    自卑其实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当初能大声说出来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莉迪亚就不会离去。无声的反抗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无力,即使在心中呐喊,别人也听不见。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准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沟通顺畅,那会节省很多力气去猜测,更可以避免很多自以为的“为你好”产生。

    告白,最好能大声说出来。

    希望你也喜欢《无声告白》(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白,最好能大声说出来——书评《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v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