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可分为:青春前期、青春成熟期和青春后期三个阶段。
青春前期(2---3年):男孩是11---13岁,女孩是9----11岁;
青春成熟期(4---5年):男孩是14--18岁,女孩是12----16岁;
青春后期(4----5年):男孩是19--24岁,女孩是17----21岁。
青春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可能是一场具有摧毁性的风暴,生理和心理的急速发展且不平衡,造就了这个人生独特的经历。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包括三大方面:
1.自我认同基础上的独立和亲密的需要以及冲突;
2.家庭生命周期转变过程中家庭结构的压力;
3.社会化过程中的成长压力。
青春期三个心理议题的发展关键是家庭。
青少年既不是成年人,也不是儿童,他们比儿童有更多自我认同基础上的独立需要,又渴望得到家庭温柔的对待。
同时也可以说,青少年既是儿童,又是成年人,他们期待被像成年人一样对待,客观上又不具备成年人的能力,二者内在的需求冲突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化和发展中的受挫。
青少年的自我正在塑形过程中,自我的界限处在与原生家庭的分化中,与家庭似离非离,似融非融。自我的不稳定和界限尚不清晰,导致青少年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家庭,与青少年共用自我界限系统,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内在的自我认同冲突,让青少年传递出来的信息常常似是而非。他们常说的话是:不用你们管,你们烦死了。这似乎在告诉父母或大家,我需要独立和空间,请你们走远点!
但是,当周围的人真的不关注他,甚至不管时,他们又会很愤怒: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在意我,不理解我,不爱我!似乎又在要邀请他人靠近自己。
这种“双重束缚”的沟通模式,对家庭机具挑战性,常常令父母无所适从,焦虑万分。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年我十几岁进入青春期时,感觉老妈真的是太烦了,就对她破口大骂“臭老婆子!”,没想到我妈开心的不得了,笑逐颜开地向我爸报喜“咱家儿子终于进入叛逆期了,庆祝一下!”当天晚上美滋滋地煮了象征吉祥的红豆饭,还在门口的邮筒上贴了告示“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儿子啦!”年少的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让老妈越来越开心,叛逆期一天就结束了!
故事里的妈妈,使用的方法在家庭治疗中叫悖论式干预,这个妈妈将儿子叛逆中的成长部分扩大,用喜悦来呈现,忽略了沟通中的攻击部分,以一种非常规的手段,巧妙地化解了青少年家庭中的双重束缚模式。
(每日一省25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