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米》草记

《借米》草记

作者: 此心吾与白鸥盟_ | 来源:发表于2022-05-21 18:55 被阅读0次

傍晚时分,我同母亲打完菜籽,我先自洗净头脸、身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喝茶、弈棋。母亲尚在场前用扫帚分离菜荚,并匀开打下来的菜籽。

有一阵,母亲却带了一个中年男子进到屋来。

“借一碗米。”男子操着普通话,他望着正扬起头来看他的我。只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对我讲话。

“明天米来了就还。”他又说,他说话的声音里带着恳请的意味。

其时我已经站起来,因为母亲唤我去厢房打开一袋封装的米。而此时,男子已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来——是一包红南京——他取出一支,很客气地递给我,他说:

“是国烟——”

“我不抽!”我说了违心的话——但实际上,我抽烟也只是年前以来的事——我觉得他过于客气了。

但他硬是把烟递给了我。

随后,我们三人同时进到厢房。母亲唤我把一大袋未开封的米扛下来。我看见搁在一条木板做的长凳上有两大袋米。这两大袋米,我知道,在一两个月前,父亲在疫情很炽的时候,特意从镇上买回来,屯积以备不测的。

母亲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取了剪刀来,她弯下腰,将袋子的线头剪开。但她原以为剪开线头,便可以将线头一股脑儿抽出来,但她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其时因为惦记着网上的棋局也许会超时判负,颇有点对于母亲并不利索的手法有些沮丧。我几次想夺过母亲手里的剪刀,自己很利索地剪开。但母亲终于取消了抽线的方法,而是在我的配合下,将封装的线头全部剪开。

“一碗够吗?”母亲关切地问那男子。

“够了——够了!”男子万分感谢地说。

而等男子出门,我急忙去取摆在原先屋子里的手机。自然,棋局已经超时。但这时,我对于棋局已毫不在意。我只感到母亲待人的真诚,和那男子的谦恭。这些是普通百姓令人敬仰的美德。

据母亲说,那名男子和他的同伙在我们村建水管,也许要施工半年以上。他们就僦居在我家的隔壁。是两间平房。在以前,住着一对耄耋老人。几年前,老太婆去世,她的年老的丈夫便移去儿子家住,于是这两间房子便一直空关着。

相关文章

  • 《借米》草记

    傍晚时分,我同母亲打完菜籽,我先自洗净头脸、身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喝茶、弈棋。母亲尚在场前用扫帚分离菜荚,并匀开打下...

  • 借米

    老年间,有两家人隔墙而居。墙西面是一个孤寡老婆婆,为人慈善勤俭。墙东面是小两口,家里的小媳妇儿当家,精明...

  • 借米

    文/根根原创 说起故乡的炊烟,总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在所有的炊烟回忆里,似乎还是小时候最深刻。那时,不管是在村子外...

  • 借米

    记得我六岁那年,有一回父母外出了,我也不记得他们是干嘛去了,总之他们消失了两天,只有我和哥哥在家。 我...

  • 借米

    元宵节过后,父亲和大哥为了我们这个家,又出外谋生去了,大姐则依旧到果林场上班,家里就剩下母亲和二姐,还有我跟弟弟了...

  • 借钻 借米

    借钻 这几天我一直在简叔这儿借钻。 感谢简叔的慷慨大方,向咱这类既买不起钻又没有多大能力赚钻而又对钻有点渴望的低端...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01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是救济人,是为自己积...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 01 - 借米不借柴, 借衣不借鞋。...

  • 借米思考

    借米思考 文/前行者 澧州大鼓,在民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流传于红...

  • 父亲借米

    父亲住院区间,陪他聊了很多。聊到98年他与大哥借谷子的事。 初中毕业的大哥,成绩不是很理想。报了师范学校,分数只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米》草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ac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