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黑龙江,长在黑龙江,读大学的时候在东北美丽的滨城大连,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在山西生活了三年多了,大家都忘不了我是东北人这一印记,是啊,一个人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她的口音,她的习惯,她的性情,怎么会因生活的变迁就轻易消磨呢?我不为这个耿耿于怀,只是,本来该变暖的春天,天气突然转凉,一种思乡的情结浓烈了起来。从没想过会思乡,因为怕冷,我从小的愿望,就是离开那个寒冷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342/e67d6d7539ae054b.jpg)
怕冷,也许是我于生俱来的性情。生在黑龙江,对于雪,是司空见惯了的。我不爱雪,只是欣赏,对它,可以说是有着深深的恐惧。它是美丽的,但它只能生在寒冷的季节,是我所不能容忍的。早上,看见房子、地面,甚至树木都变成了雪白,我的心就会沉一下,又冷了。是的,冷,会将我的浪漫冰释的一丝不剩。让我看不见素裹天地里有书中描写的美丽,让我看不见孤单的雪人除了冷清还会透露着别人眼中的可爱。我只知道,这样以后,几天早上我都要踏着寒冷上路,在寒风将我送回家的时候,盼着马上关了身后的门,脱离那个冰冷的世界。所以,寒冷的季节我总是显得很不快乐。妈妈发现了我的心事,知道我的身体,我的心理都这样抵抗这份寒冷。她一直的鼓励我:“孩子,好好读书,长大了,走得远远的,到一个不这样冷的地方生活。”那时,我的心里真的是有这样一个目标的,离乡,我认为是逃避寒冷最有效的方法。我成功了,但发现,寒冷其实已经深深种在了心底,就像东北人的不变身份一样,即使四季如春,也会有温度的降低时间,冷,需要的是克服,是适应,不是躲避。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342/bf5220e257408962.jpg)
昨夜在被子里蜷着的时候,感觉寒冷又向我走来了。摸摸孩子露在外面的手,暖暖的。给我注入了一丝暖流,一丝欣慰,他,应该不会像妈妈一样胆小到惧怕寒冷,应该不会像妈妈一样多愁善感、郁郁寡欢。每天看着爱动的孩子,不像我,从小静的像冬天的夜,我就开心,总算没把这恶劣的基因遗传给他。就像现在,人人都在为日渐明媚的天气神清气爽着,只有我,还在为昨夜的一丝寒意而忧柔着。因为从小心底的恐惧,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心底的一种芥蒂,不仅天气会寒,心情情绪的冷更加频繁。这种冷,没有季节,不会更替,不时的会爆发出来,自己痛苦,也会冰了周围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342/50d4125886546409.jpg)
怕冷成性的人,都会有强烈的依赖感,向往温暖,依赖能提供温暖的所在。而我,从小似乎以一种还算自立的形态生活着,从高中时开始住校,也没有一丝的不惯。我以为自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一个人可以逃、可以避,还有什么别的念想呢?但最近,就在最近,我发现我错了,我的依赖,只强于别人,强于一般的人,是一种完全的依赖,不会变通的依赖,不能自拔的依赖。我把从小到大不能撒的娇,不能要的爱,不能有的向往,通通的放在了外在环境的改变上。我的心,从未试着坚强。自然天气和心理变化我自己已然分不清了,天气冷,有了想要的安慰,人也会舒服起来;天气明明晴朗温暖,但少了一些爱,少了一个人在身边,就会没来由的冰冷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342/780ee7f4bdaeab3d.jpg)
我还是喜欢晴天的,像现在居住的地方,雪是很少的,但即使是只能透一丝凉意的雨天,我也是介怀的。深夜坐在黑黑的家里,听着雨滴打在对面三层楼的楼顶,滴答,滴答,……,那种让人伤感的像时针一样缓慢的节奏,似乎在提醒我,时间只会一分一秒的过,不会因为思念而省略半秒钟。才忧伤着,一阵急雨袭来,哗哗的浑沌成了一片的声响,像无法穿越的时空,永远是灰色的,无法看穿,更无法达到的境界。就像离别久了的我,忧伤已然连成了一片,一个小小的声响就会波起一望无际的迷茫。一个人,终归是不该太在意一件事或是另一个人的,不然,就像入了魔一样的,脸上再多的明媚,也掩不住心底那份灰暗的地方。哪一件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哪一个人也不会永远不离,人生,并不该是这样一浪一浪的忧伤推着前进。但我,不会变了,只希望喜欢雨天,能承受寒冷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要像我,已经陷得太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36342/c62909cd13aecc61.jpg)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米酒初熟时,上有渣浮如蚁。”还是独喜欢李清照的词,只言片语便道一抹相思,一缕轻愁。她孤独,但孤傲绝美,寂寞之中透露的都是独有的才气品格。学不来,我只是个忧伤的小女人而已,此生,再够不上才女的边。不论如何,忧愁一但沉淀到了纸上,便轻了几分。能写出来,对于我来说,还是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