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酒歌
以史为镜|假仁假义的宋襄公

以史为镜|假仁假义的宋襄公

作者: 蛙君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22:08 被阅读0次

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尔虞我诈,互相攻伐的事情层出不穷。而在这些国家之中,有一个国家的君王因为其“假仁假义”,最后落的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这个人就是被人熟知的宋襄公。

(一)畏强欺弱

自齐国发生内乱以来,宋国国君宋襄公便萌生了争做霸主的想法。

宋襄公为做霸主,与楚约定会盟。不料楚国奸诈,于半途中抓获宋襄公。并挟持宋襄公攻击宋都商丘。幸好宋国太宰子鱼率领全城人民顽强抵抗才遏制住楚军的攻势。后宋襄公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得以回国。

宋襄公为报复楚国,便决定攻打楚国的属国郑国以挽回自己的颜面。宋国大司马与公子目夷都认为,攻打郑国会引起楚国的不满。可是宋襄公一意孤行,率军伐郑。

郑文公得到宋军入侵的消息,连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得知宋军攻郑,于是便起兵伐宋。

宋襄公得知楚国救郑的消息,便从郑撤军,做回防态势。

一个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是以欺负弱者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宋襄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去进攻弱小的郑国,这反而是一种弱者的表现。

做人其实也如同打仗一样,如果我们只想着做轻松的事情,而去躲避困难的事情。那么我们将永远得不到进步。人的成长都是逆人性的,当我们学会面对困难时,我们也就真正的学会长大了。

(二)虚伪的宋襄公

公元前638年,宋军回到国内,并于宋边界处阻挡楚军的进攻。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楚军在泓水南岸渡河。公子目夷建议趁着楚军渡河,赶忙攻击楚军,这样获胜的可能性很大,可是宋襄公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而是说:“宋国是一个讲仁义的国家,不能趁着敌人虚弱去攻击他们,即便这样胜了也是胜之不武。”

当宋军渡过河水,公子目夷又建议道:“趁敌军刚渡过河水,军阵未稳,这个时候攻击楚军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可宋襄公又拒绝了这个建议,并认为“在敌军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去攻打别人,不能提现自己的大度。”于是又放弃了这个机会。

等到楚国兵马整顿完成之后,宋楚交战,宋大败于楚。

宋襄公灰溜溜的逃回了宋国,宋国人民都认为宋襄公好大喜功,不懂战事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这些话传到了宋襄公的耳中,宋襄公却认为“打仗要讲仁义,不能攻击在危险中的敌人,不能欺负年老的士兵。”

总的看来,对于宋襄公,我只有一个字形容,那就是“傻”。

如果不傻,他不会单纯的认为打仗是讲仁义的事情;

如果不傻,他不会认为做霸主就要心慈手软;

如果不傻,他不会觉得打仗获胜的条件居然是上天安排。

兵者,诡道也!

既然我们身处社会之中,就不能再以学校里面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确实,我们每个人都应向往真善美,可是,我们也应该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光明就一定有黑暗。因此,身处社会,一定要学会做生活中的“智者”,而不是被别人带着跑的“傻子”。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中的智者,而不是如宋襄公一般的“仁义之人”。

相关文章

  • 以史为镜|假仁假义的宋襄公

    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尔虞我诈,互相攻伐的事情层出不穷。而在这些国家之中,有一个国家的君王因为其“假仁假义”,最后落...

  • 以史为镜

    学历史,并不能只记人名,事件,看笑话。更多的是把自己代入进去,学习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

  • 以史为镜

    先说说《明朝那些事》的作者,是我在写作界的偶像:当年明月。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1979年出生在宜昌一个普通干部家...

  • 以史为镜

  • 以史为镜

    1,没有证据,单凭想象给人定罪,你这般为人,实在令人堪忧! 2,俗话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你这般人品,...

  • 以史为镜

    “当历史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认知过去,对待自我的态度,也映照着喧嚣背后...

  • 以史为镜

    继昨天根据司马懿的一些语言写感悟后,今天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电视剧里面去分析了一些人物。 我会发现有一些人物抛开他的善...

  • 以史为镜

    以史为镜 文/孟祥忠 任人唯贤 还是任人唯亲呢 任人唯贤 老百姓安居乐业 任人唯亲 天下大乱

  • 《万历十五年》:还原一段真实的明朝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有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

  •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我很喜欢一句古语: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特别是其中的:以史为镜,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史为镜|假仁假义的宋襄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ho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