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新版征信马上就要到了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而针对这些众说纷的言论,大家都不知道是真是假,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央行刚刚发布的权威解释,大家不用太过担心,怎么回事快来看下。
本次央行征信中心,对网上盛传的几点假消息,进行了澄清:
1、5月1日起执行新版信用报告是假消息
我在看昨天央行征信中心最新发布的表示,征信系统升级到二代系统还处于建设升级的进行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上线时间。所以,明确说明5月1日执行新版征信的说法是假的。而在新版征信正式开始前,现在的信用报告还是老版现行的信用报告。
2、离婚后不再享有首套房资格是假消息
“离婚后不再享有首套房资格”这个消息,说的是之前不少人为了买房首付款,而假离婚。
因为在现有的征信报告中,主贷人征信报告里有房贷信息,但另一方征信报告是没有的,利用离婚的话可以再买按首套房来买。
比如说夫妻共同贷款买房,用丈夫的名字申请贷款,那么现行征信报告里妻子名下是没有贷款记录。而在新版报告中,增加了“共同借贷”的信息,所以这笔贷款信息会都在夫妻双方的征信报告里,即使离婚,记录依然会保留。
但是,“共同借贷”的记录是按和银行签订的合同确定的,如果贷款买房时贷款合同仅填写夫妻一方,那么另一方不会出现在新版征信报告的“共同借贷”记录中。
3、水电费信息纳入新版信用报告不准确
之前很多人听说,新版征信不仅会纳入金融借贷信息,而还会对电信业务、自来水业务缴费情况等信息进行采集。对此,央行征信中心表示:不强制。
对于在通信、水、电、煤的缴费欠费,这些公共公用服务缴费信息纳入个人征信报告,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系统需要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自己日常的生活信息会被大数据上征信报告里,只要在本人同意是不会上传的。
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已经记录了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新版征信将会首先从银行等大型金额机构开始,到各种小额贷款公司、信托机构等等,特别是此前的很多老赖“借钱不还”的行为也将全部登记征信。
借款记录5年后就没有了?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有些人误认为不用还款,熬过5年不良记录也会自动删除,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大家要注意,只要不还清债务,逾期记录一直都在,是不可能自然和人为地消除的。而不良信息5年删除,说的是发生不良情况日起,还清欠款了,不良记录还将跟随你5年,5年后系统删除。
所以,欠债了一定要还钱,不然被征信打上“黑户”的记号,或者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话,不仅贷款受影响,交通出行,子女教育都会被限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