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世界读书日

作者: 王根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03:49 被阅读9次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这大概是每一个读书人较为敏感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日子。我应该也算作是一个读书人吧,因为我毕竟也识得几个字,毕意也可以识得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中的大多数的字,手头、身边,毕竟也放置有几本可读的书。当然,我这样的读书人毕竟还是狭隘了许多。

在去年的今天,单位举办了第一个读书分享会,记得大家讨论交流了《我本善良》这样一本书。从此,单位的共读分享隔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已基本形成了制度。那次读书会,我认真听取的了同事们的读书感想,同时也向各位汇报了我的阅读情况。

而今年的今天,同样的读书日,单位同样举办了读书分享活动,我却没有去参与,因为今天的我,已然是圈子外的人了。

去年的今天,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与读书》发在了网上,谈了谈我与读书的一些事情。

而在今年的今天,我该如何来谈读书呢?

所以将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我与世界读书日》,一方面是与去年的那篇文章有所区别,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对读书这个话题的怯懦以及惭愧来。

首先,今天一天,除了早上、上午还曾读了点书,写了点字(所以说到写字,我认为写字与读书是不可分割的事情,打个比方,两者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也或是我的生拉硬扯,用于支撑我这篇文章的单薄)之外,其余的时间里,并未单独再拿起来过书。而当我终于在将近午夜之时回到家后,突然有一种冲动,在今天这个世界读书日里,也应该写点有关读书的东西才是。

通常来讲,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就应该说说读书的话题。可是,我能够驾驭得了这样大的话题吗?

说为什么读书,说应该去读什么样的书,说怎样去读书,说读书对你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等等。

对这样一些读书的基本的话题,自己是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但自己的能力所限,绝对不会也不可能谈出什么深刻的东西来。所以就来个避重就轻吧。

下午到晚上,几乎进入深夜,虽然不曾拿起过书本来读,但却在与朋友的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中,也有意无意地说到了读书。

一、我们需不需要读书。我想,在今天,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这完全是一个毫无不必要去讨论的问题。至少,我们应该认识我们自己吧。我们总不能如同古代题材小说中描述那样,站在文字公告前,听别人说那上面通辑的竟是自己,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幸亏看热闹的众人并不认识自己。读书识字,从最低层面上讲,也可以使我们“认识”我们自己。

二、我们该不该“再”去读书。当我们终于“认识”了我们自己,“知道”了我们是谁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再去读书?这个问题,同样也没有必要去讨论。固然,生活当中有许多仅停留于只认识自己的名字、双手用劲儿才可勉强写出自己的名字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幸福指数的高出,而且,他们中也一样不乏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仅仅因为如此,难道就可以完全否定读书吗?不说大的,读书在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姓名之类的这些表面化东西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升华我们的灵魂。渡边淳一外婆的学养不会流失的观点,还有新近的西安奔驰女的“可怕”的维权表述,就是对这个“再”字问题的具体而又生动的回答。读书不可以浅尝辄止,读书永无境。

三、读书要不要怀疑。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与朋友由讨论而争论,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我说我虽然持有怀疑,但绝对不敢去怀疑一切彻底怀疑。我知道有两句话,一个是中国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带着头脑去读书而完全去相信书中所有的内容,那真的还不如没有书的好。一个是老外叔本华所说,读书而不思考,不如不读书。这两句话,都表述了一个共同的意旨,读书需要思考,要有所怀疑。“有所怀疑”,就是说怀疑毕竟也要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能绝对化。可那个家伙几乎就是一头倔驴,争论起来竟然“寸土不让”。他拿《道德经》和我说事,说傅佩荣、南怀谨等人对第一章的“道”的解释,不仅没有解释清楚,反而更让人一头雾水了。诸如此类的书,不读也罢。他说他要从字词入手,对《道德经》做出一个他自己的解释来。由于就是在他的家中讨论,我发现他手头果然有几本辞书。我虽然也曾不止一次读过《道德经》,但我绝对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差他很远。我真的很期待他在这个方面有所成就。

就是在这个世界读书日里,我们几乎是撇开书而去谈了一些读书的问题,虽然有点销烟弥漫的味道,但绝无炮弹纷飞。

从朋友家走开时已过二十三点,而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已然接近零时,而现在,已然是又一天的三时三十分了。即使这样,我仍然将这个夜晚归于二十三日,归于二十三日这个世界读书日。

这就是我与读书日,有点牵强附会,也涉附庸风雅之嫌。无论怎么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点灯熬夜来写这些文字,也就是要自己给自己一个印证:喜欢书,也喜欢读书这件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世界读书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ni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