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发呆。
呆了一阵后往往自责,刚才干什么来着?咋就忘了,回忆几秒钟,再进行原先的事情。
读一本书,遇到个生字,用手机百度,被百度首页的图片和文字吸引,点开看看,一个接一个地看将起来,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查一个字,受百度图片误导,走岔道儿了,而且岔了一道儿又一道儿,有时候几近半个小时。回过头来继续看书,从刚才读的地方往下读,读到原来遇到的那个字,才想到刚才是要查这个字来着,于是不再打岔,立刻马上查。
这是走神,也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与爱发呆有关。
这就是手机控吧。
离了一本书,日子照旧过。手机忘家了,立马回去拿,不然怎么办呢,六神无主。
当然有时候与手机无关。
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既没有读一本书,也没有翻看手机,也没有打开电视,就是坐在那,单纯地坐着,没有人陪我聊天,也不是一个人在闭目养神,甚至面前也没有放一杯茶。就这样,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过去了,恍然觉得时间的流逝,感觉这时间似乎从记忆中删除了似的。
跟朋友说起常常发呆和走神的事,朋友笑了,说没啥,这叫放空自己。而且,放空自己是必要的,是一种休闲或者休息,人不能时时刻刻绷着神经过,总要给自己松松绑。她也常常这样,并不是什么不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我才释然。
以上说的是日更以前。
简书日更后,时间就得算计着过。一日三餐以及为一日三餐做准备,时间是节省不掉的,上课和为上课做准备,这也得有效地利用时间。写日更文,一般是一气呵成,有时候也利用碎片时间。连续的时间也好,碎片时间也罢,加起来总也不会短。还有就是不得不读书,就是为日更寻找灵感,也得读起来。中午无论如何得午睡,这样一来,似乎没有发呆和走神的时间了。
白天没时间写,我更文一般是晚上。而且是读罢书以后,日更是我一天当中的最后一件事情。到了不得不写的时候,大脑还是一片空白,连话题都还没找到的时候,就真的呆住了。
今儿中午没休息,保养车去了,晚上很晚才回来,书也没有时间读,选择写日更文,却还没有话题。想到一位简友的简文不错,有海量的资源,本来想关注的,关注不了,想顺着足迹找到他/她的简文,以期寻点写作灵感,找不到,就发呆了。
再不写,今儿就书也读不成,因为想到没更文,文也写不了,因为大脑空白。
干脆就写发呆吧。
朋友说,准许自己发点呆。因此,偶尔发呆了,我也不再惊慌,就算是忙中偷闲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