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心理学主题书籍。这是第一本:《这才是心理学》,这篇写1-22 序和第1章 阅读笔记。
1、译者序: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往往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包装精美的心理学。你认为在生活中,有哪些算“包装精美的”心理学?
找到一本之前买来的书《改变,从心开始》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上架类别是健康,心理,心灵成长。我觉得现在太多相关的心灵成长类书籍和课程。
2、译者序V:心理学具有概率与领域特异性,无法针对性、面面俱到解决个体所有问题。你是否在读心理学前对这门学科有过“解决个体”问题的预期,比如解决你某个特定问题,你现在如何看待?
这次没有。之前学习心理学课的时候有期待。比如,之前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还有听陈海贤的心理学课,都希望能找到探索自己的路,学习下来,发现更想站高一点视角去了解这门学科。就好像是只在中间,看不到全貌,不知道到底源头在哪里。现在有点理解,学习一个学科都要多想一想源头在哪里,读经典为什么这么重要了。或者这也和之前两期的晨读经历有关,特别是传播学,读后很长时间,当时的那些阅读还会经常引起你思考。
3、 如何看待弗洛伊德在心理学史上发挥的作用?
弗洛伊德很出名,我会想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和贡献,让更多的人知道心理学,更多的人知道他。但他的学说很难实证。书上说他对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性被无限夸大了。但我觉得这可能也不全是糟糕的一面,比如,有人一开始了解以为他很多理论就是心理学,但去认真读这门学科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会不知觉让自己深入这学科里去,透过大众传播的表象去找到真正的本质。
4、 P10在我们更接近人类本质及起源的时候,残余的反抗势力仍然存在。你在拓展自己新知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反抗势力”?
遇到最多的就是,学这个有什么用?你还在学xx啊,你想学会了干啥呢?
5、P14为什么说同行评审是对消费者的“唯一保护机制”?
经过同行评审是一个最低标准。忽略它就等于让我们自己 被巨大的伪科学产业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这一产业又极其善于操纵媒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特别理解,因为新闻媒体不是镜子,它和真相不是一回事,如今触及我们视线的信息,可能已经是一系列选择的产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