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除了牡丹城,还号称汤城,取“汤馆林立,满城尽是喝汤之人”之意。洛阳有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民以食为天,洛阳汤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末周初的姜子牙。战国.尉缭《尉缭子.武议》:“(姜)太公(吕)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晋)谯周曰:‘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见《史记.齐太公世家》索隐)姜子牙未遇时,在朝歌屠牛为生。只是洛阳朝代更替频繁,历经战火,主城区也多有变动,汉魏故城、隋唐遗址相距甚远,解放前的洛阳老城是明清旧址,人民颠沛流离,所以并没有哪家汤馆可以延续传承至今。但洛阳人喜欢喝汤的习惯却绵延不绝,传承到了今天。如今洛阳汤品众多,汤馆两千家之多。
如果要说今日洛阳城里哪家汤名气最大,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定论。只是,如果说马杰山牛肉汤名气排第二,恐怕其他家汤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第一。这里面,一是马杰山汤馆的历史足够长,二是洛阳汤馆厚道谦逊,无意去争第一。
马杰山牛肉汤馆外景六代接力
马杰山牛肉汤绵延传承
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咸丰年间,马家祖先(姓名失考)研制出制作牛肉汤的秘方,后因战乱灾荒等不可抗因素,停止经营。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马杰山从爷爷马新接先生那里传承到马家祖传的牛肉汤配方,于是开始重操旧业。
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自1978年重操旧业以来已经传承6代:马新接、马福升、马杰山、马世贤、马继彪马继承兄弟、马佳明。
马杰山先生于1995年去世,如今马世贤先生领衔,带领子孙后代正在把马杰山牛肉汤发扬光大。
马杰山牛肉汤馆内景祖传配方
马杰山牛肉汤香飘洛阳
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是马杰山先生以及其传人在经过多年的烹饪实践活动后,使用以新鲜黄牛肉为主原料配以多种配料用来熬制牛肉汤的一种烹饪方式。
马杰山牛肉汤采用新鲜黄牛肉作为主材料,以花椒、茴香、肉桂、陈皮、良姜等10余种调料为辅料进行熬制。这些辅料,多有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功能。牛肉汤入碗时,再配以新鲜的葱花、香菜、蒜黄、牛油辣椒,主食多配以锅盔,饼丝以来饱腹,色香味俱全。
马杰山牛肉汤的核心技艺在于: 1,使用新鲜黄牛肉作为原材料,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2,将辅料磨制成粉末状,洒入熬制牛肉汤的大锅中,使牛肉汤汁与辅料充分融合,让食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牛肉汤。
马杰山牛肉汤的特点为:一,汤清。汤汁视觉上看上去较清淡,二,味浓。看似清淡的汤汁在经过长时间的熬制之后,原汤与辅料充分融合,香味浓郁,入口生津。三,高营养价值。牛肉和牛骨熬制成的牛肉汤不仅味美,营养价值更是丰盛,牛肉中足量的蛋白质,饼馍里的高碳水成分,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马杰山牛肉汤诚信经营
马杰山牛肉汤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之前的填饱肚子的单一功能,到如今对饭店菜品的口味、环境、服务、文化全方位考量。
马杰山牛肉汤馆自1978年重新开业以来,在各方面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从80,90年代的食客们都端着碗蹲在地上吃的景象,到如今的空调入室,仿古装修,增加新产品等措施,马杰山牛肉汤已经成为了洛阳市的一张“名片”,成为了洛阳人喝汤的标志性地点,成为了外地游客来洛阳必打卡的“百年老店”,马杰山牛肉汤馆的传承人们和工作人员用多年的坚守和对“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精湛运用,为洛阳人民和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奉献尽了绵薄之力。
马杰山牛肉汤馆内景传承创新
马杰山牛肉汤荣登央视
2016年,马继彪为更好的将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传承,用了整年的时间教授马佳明烹饪技艺,言传身教,每个细节都精准把控。
2017年,全面开启牛肉汤“外卖模式”,自此,使用新的模式,让每位食客足不出户,在家里,在工作忙时都可以品尝到马杰山牛肉汤。
2018年3月,针对饭店装修老化的问题,马继彪和马继承兄弟决定对饭店进行装修翻新,使用古风的装修款式,将装修与“百年老店”一概念完全贯穿。
2019年,马杰山牛肉汤馆传人马佳明积极配合洛阳市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参与起草、制定《洛阳市传统名吃烹饪技艺-牛肉汤》的地方标准,该地方标准于2020年3月26日发布。
2020年10月,CCTV《美食中国》栏目抵达洛阳进行录制,马杰山牛肉汤馆全程参与长达一周的录制,节目于2020年12月11日晚,于中央电视台4套国际频道首播。
CCTV《美食中国》视频截图 CCTV《美食中国》视频截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