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前,护士围着病人忙碌着。我默默回忆,生怕遗漏任何一条信息。
“麻醉开始吧。小徐,简单汇报下病历。”主任一声令下。
我早有准备:“女性,27岁,未婚,确诊右甲状腺癌2天入院~~”主任眉头微皱。
我继续:“职业教师!”我顿了下,偷瞄主任脸色,果然眉皱的更深了,这代表着压力啊!
“无基础疾病,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甲状旁腺功能指标正常,五官科咽喉检查正常;读CT,肿瘤位于右甲状腺中部,直径2cm,未突破被膜。VI区淋巴结不明显。”主任稍安。
我突然提高了声音:“喉不返!!”
主任浑身一震:“你确定?”迎着她灼灼的目光,我严肃的点点头。压力山大了。
这阻挡不了她的刀锋,主任继续追问:“右侧颈淋巴结情况呢?”我点开脑中另一个文件:“右侧颈淋巴结穿刺病理示转移癌,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CT示,最高处——颈动脉分叉水平,颈内静脉旁淋巴结一枚肿大,直径1cm;其下另有一枚1cm淋巴结;平右甲状腺上极水平,颈内静脉前壁贴壁一枚淋巴结,约3X2cm,此为穿刺证实转移的淋巴结。另外右IV区,颈内静脉外侧、胸锁乳突肌后方,还有散在的淋巴结。右V区未见明显淋巴结影。”
主任观察着病人的脖颈情况,纵径15cm,算是天鹅颈了,选择了一条稍低、最深的皮纹作切口,想来应该术后外观影响相对最小了。“陈主任,这么短的切口吗?可是要做甲状腺癌扩大根治啊!是不是再延长些?”我小心的建议。
“这么年轻,这么漂亮的脖子,这一刀下去就是一辈子了。尽量美观些,尽量损伤小些。你也说了,侧颈淋巴结主要集中在III-IV区,应该够用了,最多我们手术中辛苦些,病人术后最直观的评价就是这道疤呀!”主任感叹着病人命运多舛。
刷手、穿衣、上手术台,主任执着柳叶刀,一划而就,在血还没有从切口冒起,电刀就跟进止住了出血点。监护仪的嘀嘟声、点刀的嗞嗞声,交织成舞曲,欢快的奏响了。15cm标配的手术切口缩短到10cm,其中的艰辛是无法衡量的,增添手术难度是无疑了。负责暴露的助手是位实习大学生,所幸上过阵见过血的,稍加点拨,便把手术区域贡献出来。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繁复,加之此例右喉返神经解剖变异,血管钳每一次提夹,都只能一薄一丝,力道也要拿捏,犹如手抓豆腐。癌肿必须清扫彻底,但重要结构必不能受损,这就是甲状腺手术的至高境界。甲状旁腺两枚都找到了,电刀的火花顺着细不可查的间隙绽放,小心翼翼的将它们剥离一边,连血供也安好,好似在搬运两位熟睡的婴儿,妥当时两宝仍在酣睡。主任松了口气,电刀踏着节奏,舞步轻盈。
到最重要的喉不返神经了,它会从哪里穿出入喉呢?还是从入喉处逆向解剖吧。翻起甲状腺右叶,逐毫逐厘的向深部探索。终于,一条蜿蜒的珍贵无比的神经,好似静怡的处子,被我们缓缓揭开面纱,得窥正容全貌。好好的给实习生上了堂生动的解剖课,他受教而惊心动魄,我们做的十二万分小心,任何细微的差失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甲状腺右叶、峡部、VI区淋巴结都切除了,这算是完成了一半的进度。刀锋一个优雅的旋身,转向侧颈方。
头左侧偏,开始侧颈淋巴结清扫。那一枚必须消灭的淋巴结,挡在必经之路上。它匍匐在粗壮的颈内静脉表面,爪子牢牢的攀附住血管壁,好似一只嗜血的妖兽,吸食着鲜血、挑衅着我们。它打的是玉石俱焚的主意,但凡我们有所顾忌有所残留,它必定能死灰复燃。精神高度凝练,主任一手提钳拎起淋巴结,我将颈内静脉往下压,它的爪子松动了些,有了一丝空隙。主任另一手用电刀,一个火花一个火花向前点燃,慢慢将缝隙扩大,终于掰开了那牢固的魔爪,看着它不甘的倒下,我们会心的交流了阶段性顺利的眼神。翩翩霓裳在血管前飘过。
继续清扫淋巴结。健硕的实习生努力的拉开胸锁乳突肌,感觉建了个屋顶和外边墙,颈内静脉是内墙,颌下腺是上边界,锁骨和锁骨下静脉是下边界,围起了一室一厅,肩胛舌骨肌是厅室的隔断,好比大扫除,电刀和超声刀就是扫帚,要把这一室一厅边边角角的淋巴结彻底扫除。可不能大开大阖的挥帚,“墙”是不能戳洞的,底板上除了“灰”,还铺着好多“电线、管道”,稍不留神就会“彪水断电”给你颜色看哟。刀锋或偏、或立、或顿、或滑,彻底把“地板”掀起撬除,那一根根管线和教科书的图纸上符合。舞曲终了,好似在密布的高压线上完成了炫目的华尔兹。
冲洗、置管引流、缝合切口,好比一扇门,缓缓关闭。我们手术的每一步都精雕细琢,只为不再把门推开;为了把门修小些、再小些,主任弯痛了腰,我只能独眼配合,实习生汗透全身。这就是甲状腺手术,完美的天堂和医源性损伤的深渊只在手术刀的轻轻一颤。从此这位美女的天鹅颈上就多了一道细线。可能她还是会觉得显眼醒目,她也永远不会知道在这道疤痕下掩盖着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一曲美妙绝伦的华尔兹。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甲乳外科
徐谔文
2019-08-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