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是我在记者这个行当相当佩服的人,无他,只因他那很正的新闻视角和观念。人心的位置是偏的,但记者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站在新闻事件的中间,呈现新闻事实的真相。
但我知道,自己的感情习惯性的偏颇于弱者,因此我也常常告诉自己,不要被伪善的外表所欺骗。那就会有人问了,怎样知道他是不是伪善呢?技能都是练出来的,人品也是通过观察了解到的。我之所以有这些感悟,是因为白岩松的书籍---《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真实地还原了“三十而立”的白岩松所思所想,让读者看到他进入社会最初十年的深入思考与勤奋实践,以及从他身上折射出来的日渐成熟的人格魅力与时代的变迁。
他在开篇第一章写着:告别校园,在希望与迷茫中出走。现在的自己也是这样一种状态,但庆幸的是,我还有一年才告别校园,可一年很快就会过去了的。但我真的感觉到迷茫,不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迷茫,而是因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知道自己差劲而感到迷茫。但没关系,因为白岩松在书里告诉我:什么事走到低谷,再接下来可能就是转机。有人叹息,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听天由命,但都在做最后的努力。一年里,我还可以走更远的,我要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在我喜欢的事情上勇往直前。
读了他的这本自传散文,知道他是机缘巧合去到电台的报纸和电视的,他学的是新闻,却机缘巧合进了电台的报纸部门。重头学起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想我懂这样子的感受。我学的是新闻学,本应该去报社实习的我,却阴差阳错进了电台,可是,我对广播真的不了解,它报道的要求是什么,也不明白广播生产的流程。但是有什么要紧,谁不是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再到我明白了呢!
第一次实习采访、写稿的时候,真的被老师说的一无是处,在学校里的那一点小骄傲、小成就在老师的教育声中荡然无存。那时候想,这才是社会吧,学校这个环境对我们还是温柔的。那时候说不难受是假的,但我才发现,我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坚强,至少我没哭,至少我还在坚持。之所以没哭,不是因为想哭哭不出来,而是明白,哭是没有用的。而且,当时我就是在看这本书《痛并快乐着》,他在第五章《报纸生涯:生命中的加油站》里写道,我该真诚感谢,在一种不情愿的状态中开始,但短短时间过后,不情愿的位置就给了自己一种情愿的生涯,尤其在内心铭记的是:这四年多的报纸生涯竟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一个极好的基础,不说感谢已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