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绿洲已经发布了一阵时间了。除了最初因为LOGO涉嫌抄袭闹了一个乌龙下线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听到这款产品的消息。当然,新浪微博上各种推送。架不住一个又一个的推送,最后终于从了。注册登录上去玩了一下,满满的小红书味道,然后,我没看到任何亮点。可能,对于做推广的人来说,又多了一个阵地,仅此而已。
一
对于一家上市互联网企业来说,停止增长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新浪微博就是如此。
微博第二季度净营收4. 318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 266 亿美元增长1%。从数据上来看,微博的增长显然几乎为零。更进一步说,微博现在乏善可陈,看不到多少增长希望。
市场的嗅觉是敏锐的,很快就给出了反馈。当天微博股价曾一度暴跌19%。投资人恐慌的,不单是微博自身的信心缺失,而是因为其增长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大单品、没有市场红利空间、没有业绩增长点、没有可以掰扯的故事......什么都没有,让投资者一片恐慌。
2017年时,微博的用户数据增长虽然已经放缓,但幅度依然不小,而其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则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准。全年来看,其广告和营销营收同比增长75%,增值服务营收同比增长81%,二者之和即为微博的净营收。
但到了2018年,营收增长显然慢了下来。环比之下的营收增长,大踏步的向后退步了近5000万美元。全年来看,虽然其营收增长只下滑至50%左右,但这主要依赖上半年拉动。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也并未得到改善。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2017年微博营收的各季度增长在不断提速越跑越快,而其2018年的增长则在逐季度降温萎缩。2017Q1其净营收同比增长为0.799亿美元,Q4同比增长已经拉大到1.647亿美元。同样的数据在2018年Q1为1.507亿美元,到了Q4反而缩至1.045亿。
投资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这一萎缩的症状在2019年愈演愈烈,甚至微博自身都给出了同比0增长的业绩预期,股价的崩盘式下跌俨然水到渠成。2017年微博股价一路飙升至140美元,涨了3倍;2019年过中旬,微博市值已经由巅峰时的300亿美元跌落回了95亿。
曾经,靠着提前布局下沉市场和广告营销收入的增长,让微博重回舞台中央,但这高光时刻如今看来更像是“回光返照”,如此乏力。
二
不可否认,新浪微博算是比较有运营特点的。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饭否、腾讯微博的前后夹击中冲杀出来。
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于这个世界,必然有其生存的道理。人如此,新浪微博亦是如此。饭否走大众化路线,腾讯微博走平民路线,而新浪微博走的却是意见领袖精英大V路线。这就像一个角色扮演游戏,霸服打BOSS上排行榜的只有那么一些人,而大多数人只是陪着玩玩而已。很显然,新浪微博走的就是这样一个路子。
媒体界人士带来的影响力,和意见领袖们言论的吸引力,像两台引擎产生了巨大的抓取力。新鲜事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碰撞、交融、乃至产生了一种兼具权威性与趣味性的节点效应。围观改变中国,更改变了线上舆论场的阵地所在。
这种节点效应连接为一张撒向用户的网,至今仍然是微博的立足之本,未见丝毫动摇。彼时,微博上还算比较纯净。没有太多莫名其妙的商业关注以及商业广告,能听到的看到的也是名人大V的声音。真实,是当时的第一印象。
但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进化。微博,尽管做了一些调整和努力,可能还是那个微博;但是,海,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片海。
有时候,资本的力量很强大,强大到你不愿意还是得解扣子。阿里通过谈判入股微博,并自带了大量的广告订单。微博开始全面转型,倒向全面商业化的微博在“娱乐至死”的批判声中,吸引着最猛烈的炮火,但业绩也攀上了巅峰。
直到现在,微博可能依旧没有失去它的立足之本,在娱乐内容消费中占据着节点,但却仿佛失去了进步的空间。商业化进击的后遗症,通过财报数字的放大,化作了一颗直击微博股价的银子弹。
三
从业务上讲,能为微博带来增值服务收入增长的是直播,能为其广告和营销服务带来收入增长的有短视频和信息流;从用户上讲,可供微博争夺的增量市场即为下沉市场,存量市场即为用户使用时长。这些维度中,微博并没有取得任何一处的上风。
某种程度上来讲,微博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单品。更多只是一种跟随策略。如同穿了一件又一件衣服的人,看起来是个胖子,本质上体质很差,经不起风吹雨打。
即便从战略角度来说,微博也算不得具有优秀的战略思路。渠道下沉,算是新浪微博所做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战略。但就帮助微博“二度崛起”的所谓下沉战略,放在今天的眼光下评判可以说是形势强于实质。
微博的下沉意识其实觉醒较早,“向三四线下沉”早在2014年就被列为了三大战略之一,但最终微博对下沉市场的探索因为其简单而粗鲁的战术,让渠道下沉策略收效甚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微博进入三四线城市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与小米、魅族、OPPO、vivo等手机展开合作预装APP。伴随着手机的畅销,微博自然被送到用户的手中,降低了他们的使用门槛。但习惯了QQ微博这种和人距离很近的社交工具的三四五线市场用户们,一下子对于微博这种有距离感的东东很不习惯,而微博也从未有好的解决方案来让下沉市场的用户们用得习惯。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不甚了了。
内部的KPI外部的投资者压力,让微博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比如说微博问答、微博文章,甚至于如今的新浪绿洲。尽管这些都是别人玩得差不多的被微博捡起来继续玩,但至少说明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新浪想主动求变。
但,从产品的组合来看,从商业的角度去理解新浪的这些产品策略,更像是无奈,或者挣扎。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流量大王新浪微博开始没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容辩驳。
四
探索新领域失败最多让微博失去了未来的想象空间,失去一些营销预算。那么,引发多米诺骨牌开始跌倒的确是新浪微博核心基础的丧失--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微博正在失去它的基本盘——用户。
从本质上讲,微博是发小广告的。这种模式很单一,对用户的依赖程度非常的高。早前微博上市的时候那么高的估值,就是因为微博上有非常多的净值用户。但由于微博产品创新力以及商业战略能力的不足,让微博逐渐失去了未来预期。
用户增长乏力是微博头大的第一个问题。在抢夺用户注意力和时间的混战中,微博逐渐被不按套路出牌的视频内容平台甩开距离。
更多的用户选择了直播、短视频平台,2018年月活直接降到18%,和刚上市的36%相比已经跌去一半,19年Q1也并没有好转。
从16年起,面对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高速增长,微博也反击了。
通过一直播和秒拍进军直播和短视频,但这两个产品过于依赖微博的分发机制,被虎牙、斗鱼、YY视频KO。
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后来的微博故事。微博故事类似于Instagram视频;微博想利用微博故事作为对抗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小视频的武器,结果却因为独立于微博Feed流之外,无法借助微博的社交分发体系实现广泛传播,错失机遇。
到了2019年,在评选出的全球最受欢迎社交平台排名中,微博被后来的抖音赶上。
随着短视频和信息流的崛起,BAT+头条快手都在加大对广告市场的争抢力度。在这两块业务领域受挫的微博,增长停滞或许不是终点。按照互联网领域常出现的马太效应,很难想象微博在赢家通吃的局面中能全身而退。
下沉战略的流产导致新增用户并未达到预期,反而是过度商业化带来了整体用户的不满以及大量流失。用户体验的压力,内部KPI的压力,外部投资者的压力,一同施加于微博之上。重压之下,微博正在失去往昔的荣耀和地位。
或许,凭借着互联网江湖中独树一帜的节点效应,微博暂时生存无虞。但靠广告为生的字节跳动等多位同行,同样面临着营收结构单一和继续加大商业化程度的选择。这一次,想来不会有玩家会像当年的腾讯微博一样,轻易的给微博留下生存空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