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之死是探究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人无法绕开的话题。他被雅典人认为破坏了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所以他遭到了审判。其罪名主要有两条。一个是信仰新的神,另一个是腐蚀青年心灵。他本来有机会逃走,或者凭借自己日隆的声望去祈求赦免,但是他没有。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他说自己作为雅典公民的一员,理应遵循契约精神,不应违背与雅典城邦签订的契约。如果私下逃走,就会伤害自己的国家,不合道德正义。苏格拉底尊重和雅典城邦签订的契约,维护雅典法律尊严,坚持按照道德原则做合乎正义的事。他超越了人性之私。
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在两届的任期中多有创举,任期结束后,不再谋求继续连任,他在辞职演讲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从那一刻起,美国人就明确了这样一个理念:一个国家是不能靠武力来管理的。这象征着国家武装力量对文官政府的服从。他的主动辞职是历史先例,没有任何一个总统是主动辞职的。自古以来,为了得到权力,上演了多少人间惨剧,易牙杀子,吴起杀妻,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多少人为了权力,丧尽天良,丧失人性,可是华盛顿硬是给后人上了一课!他超越了人性之私。
俄国19世纪最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他毫无疑问天然地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但他对此深感不安,将目光投向了食物链底层的农民。从19岁创办农民子弟学校,尝试农奴制度的改革时起,他就跳出身份限制,摒弃贵族生活,像个农民一样简朴地活着,直至最后离家出走,在一个小小的车站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完成了灵魂的终极洗礼。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经常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做鞋,他访问贫民窟,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超越了阶级局限,也超越了人性之私。
率领英国人民打赢了二战的首相丘吉尔,却在随急进行的大选中败下阵来。斯大林讽刺他说,“你打赢了战争,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丘吉尔却淡定的回答,“我打仗就是为了保卫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力”,他还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豁达,“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当时的媒体评论说,“对选民来说,作为战时领袖的丘吉尔依然深孚众望,作为和平时期的领袖,他却毫无吸引力”。无论如何,他也算超越了人性之私。
清末振邦安民的重臣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一个人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一个人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只这一句箴言,我们可以窥探林则徐的大智慧,他超越了人性之私。
人们常用“有”和“无”来作为支撑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基石。有,似乎就强大,无,似乎就弱小,其实不然,在某种意义上,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就像那些超越人性之私的大神,他们的无也正是他们的有,在关键问题上,他们的选择和作为,恰是他们超越本真的体现,这是一种跨进窄门的高境界。人不能超越自己,满眼永远都是鸡毛蒜皮之类的琐事,人没有追求超越的人生,就无法走出碎碎小我,成就煌煌大我。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