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2298/9cba3fb35a84f528.jpg)
来访者小A找到我,诉说自己的困惑。
她说:加入这家公司之前,老板对她很是器重,多次找人动员她加入到自己的创业团队。尽管她对当时老板要做的宏图伟业存有疑虑,但基于对方的热忱和诚意,加之与其能力匹配的薪资,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解散自己的小队伍,加入到老板的创业蓝图里。
然后她加入了这家公司。
然后她开始接触一系列反常规的职场操作。
如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三年了,自己的网站没有任何的权重。
做了三年的大数据了,手上竟然没有自己的流量,而是依托渠道分销平台产品。
做了三年的线上咨询业务了,员工工资竟然高于总服务客户付费金额数。
一个近12人的课程研发部分,开发的课程,7个月的时间只卖了9万的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2298/c9f8896d367e5438.jpg)
一个跟了老板三年的运营总监,每周周例会的时候可以用同一个理由(肚子疼)不参加例会。
不到50人的公司,三个事业部总经理,每个部门的工作既不完全独立,又不真心配合。
成立三年,运营三年,亏损三年。这让小A非常佩服,觉得老板能量强大,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老板好好干,干出一番名堂。但加入这家公司的第二个月,就让她再一次毁信念了。
公司邀请她过来,给了她一个不错的抬头,让她专项负责线下项目的推动,但在她执行一些落地工作时,发现阻力很多,总结起来分为流程派,亲信派,权威派,各怀鬼胎。遇到问题时,想的不是如何共同去落实和解决这个事情,而是你要提需求过来,我们要排期?或者这个搞不了哇,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又或者这个交给我,你放心,然后不了了之。经历过几次过招,小A是看懂了,这公司就是「没有大公司的命,却有着各种大公司的病」,还病的不清。
这让来访者小A非常困惑,因为她抬头虽然在这里,但一个项目的整体推动,从结构上来看,她只具备一部分的资源和能力,其他部分必须由不同事业部的伙伴共同去完成。她提出过自己需要的支持和解决方案,然后老板给到的支持就是各种会议支持。专项会,运营会,内容会等,会议开了一茬又一茬,问题还是停留在原地打转。最终,小A明白,她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因为这里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2298/436aa2282a701a22.jpg)
有的人,觉得自己跟着老板三年了,一起创业的兄弟,除了老板,我谁都不认。
有的人,觉得我做事就是这个流程,这个逻辑,跟我合作就要按照我的进度走。
有的人,觉得这个事情就该这么解决,急也急不来,慢慢等啊。
于是,工期延误,内容粗糙,交付的产品刚上线就被下架。
小A说,我自己创过业,知道每一次返工的成本都非常高,要浪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成本,而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错失着相对的机会成本。我心痛,也心急,我跟老板提过团队的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偏弱,大家缺乏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内部团队需要打造和培训。可,没用啊。老板每次听了会觉得,嗯有道理,然后又不了了之了。
小A问我,她该怎么办?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高见呢?
对于小A的问题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我和她探讨了如何去选择一家有前景的公司,以及如何去甄别一个是否能够给你未来的老板?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2298/f3b92f18dbda6fb4.jpg)
首先从公司层面,你要看这家公司的产品是什么,用户是谁,解决的是用户什么需求,体量如何,以及依赖性如何?
其次看企业的文化和氛围,文化是一家公司的精神内核,氛围是文化落地结果的显现,文化落不落地,你看员工的工作状态就知道。
最后看公司的薪酬制度,这涉及到成本核算和利润空间。假如一家公司给员工的薪水高于员工的创造价值,企业也会存在问题。
接下来从老板层面。初相识,我们很难说对老板有多少了解,但你可以重点关注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落地能力。所有美好的情怀,如果不能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落地的目标,十年后,情怀还是情怀,却没有创造出社会价值。
其次看老板识人,用人的能力。假如老板看人,用人的眼光总出问题,往好听了说叫单纯善良,往理智上说叫能力不足。
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这部创业剧里,林浅的哥哥对厉致诚的评价一样“我们看一个人能不能成功,首先看他能不能聚齐一批优秀的人愿意帮他,其次要看他的对手能不能成为他的合作伙伴?
最后看老板格局,是否有分享意识和学习意识。一个老板的认知边界越广,内在弹性空间越足,越容易让能量产生交互作用。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的老板身边,聚集的并不是帮他实现目标,而是消耗他资源的人,他还特别色认这帮人,那这样的老板,还是能炒就炒吧。
别犹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