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班主任的素养结构
——《班主任的素养结构界定:问题与突破路径》读后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今天读 第二篇,王立华老师的《班主任素养结构界定:问题与突破路径》。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一种迫不及待阅读的冲动。那是因为近几年提出的“核心素养”一词。只是这个核心素养 是为学生制定的,当然也是为老师 制定的,是教师用来落实的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既然学生有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 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又该具有哪些素养呢?于是我想在网上查阅关于教师的素养。以下是我查阅到的关于“教师素养”的内容:
在“快资讯”中是这样表述的:教师的素养包括——
(1)教育思想素养。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360中是这样概述的: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大部分。
3月31-4月1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七彩语文”杯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我未到现场,是 在手机上看的直播。本次大赛设有5个比赛项目,分别是朗读展示(10分,赛前10分钟抽题。)、书写展示(10分,现场抽题。)、才艺表演(5分,选手提前自备。)、课堂教学展示(60分,提前一天抽取课题。)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15分,现场作答)。从比赛 内容上看,五轮比赛透射出每一位选手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乐观、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在“当老师”的博客中看到,他认为现代教师应具备以下六大素养,分别是信息素养 、创新素养、跨学科 素养、媒体素养 、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以及自我管理素养。我看了结尾,作者备注摘自郑金州、吕洪波《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深思:今天教师的新定位、新素养、新要求是什么?》
徐洁老师以徐洁本真教育在“快资讯”中发表《教师专业素养四个层面,你都做到了吗?》,他认为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必须是“学生”(儿童)专家;(2)教师必须是“学习”专家;(3)教师必须是“学科”专家;(4)教师必须是“课程”专家
以上都是对一般教师提出的素养界定。那么班主任 应该有哪些素养呢?今天 不看 王老师这本书,我还真的很少看到有提 “班主任素养 ”的。
我 接着继续在网上百度“班主任素养”,看到《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 刊登了龙陈飞老师的一篇文章《浅谈新时期班主任的专业素养》【1】,但作者仅仅写了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一个问题。在我们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很明显,作者并没有阐述这个问题。
我继续百度,看到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博士在网上的一个讲座 ,题目是《新时期班主任 素养及自我定位 》,但是在目录上显示的是“班主任素质 ”。可见,迟博士认为“素养”等同于“素质”。然后在知网上查到2014年01期《青年教师》 上刊登了一篇 甘肃会宁县东关小学张晓林老师的一篇文章 《新时期班主任素养 “十字诀”》的摘要中,是这样表述的:"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可以说自从有班主任这一职务开始,关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其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在新时期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欢迎的班主任,需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修为",本人将其概括为新时期班主任素质"十字诀",兼与各位商榷。【2】仅仅看摘要,也能看出张老师是把班主任的素养等同于素质的。
我知道“素养”与“素质”是一对近义词,但不能混同。于是继续百度,查到了以下词条:
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 《后汉书·刘表传》:" 越 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礼仪之邦,首先讲的是道德,再素质。区分道德和素质是很重要的,一个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净整洁的人可能在领导面前造谣生事。一个随地吐痰,满口粗话的人可能在你旅途最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两者并不完全关联。衡量一个民族,素质和道德也必须分开考量,混为一谈是很愚蠢的行径 。这里把“道德”和“素养 ”放在一起,提出两者并不完全关联。
在“朱青绿语文工作室”新浪博客中,老师对素养与素质提出如下区别:
素质是人的生理上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即遗传素质。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它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等诸方面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
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狭义的素质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解剖上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征,这种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并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发育和成熟。广而言之,则人的性格、毅力、兴趣、气质与风度等都可用“素质”概括之。
《辞海》对素养一词的定义:
第一,修习涵养。第二,平素所供养。
《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语出唐 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是修行后的表象,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造,通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修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养只是表象。
涵养,是指滋润养育;培养。大多指在修身养性方面而言,也指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
内涵的意思是人的内在涵养或素质内容上有物件里面所包容的。
可见,素养包括素质,但素质并不包含素养。
弄清楚弄这些概念,我再回到王老师的文章中。王老师从三个方面来阐释 班主任的素养结构界定:一是问题:素养结构 的界定逻辑混乱;二是归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问题尚存争议;三是求解:突出素养结构界定的实践情结。现将本文的脉络梳理如下:
一、问题:素养结构 的界定逻辑混乱
(一)体现不出独特性的超人式界定
(二 )体现不出由相关性的平行式界定
(三)体现不出层次性 的静态式界定
(四)体现不出差异性的笼统式界定
二、归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问题尚存争议
(一)界定来源还存在争议
(二)界定依据还存在争议
(三)界定有无必要还存在争议
(四)界定起点还存在争议
三、求解:突出素养结构界定的实践情结
(一)基于社会活动场域 来界定素养结构
(二)基于人生经历来界定素养结构
(三)基于学科背景来界定素养结构
(四)基于实践角色来界定素养结构
1.依据外铄性角色来界定素养结构
2.依据 自主实践角色来界定素养结构
(1)智慧型班主任
(2)管理型班主任
(3)独立性班主任
(4)求稳型班主任
(5)创新型班主任
(6)奉献型班主任
(7)生活型班主任
(8)功利型班主任
(五)基于工作内容来界定素养结构
1.学生管理
2.学生教育
3.班级建设
(六)基于知识功能来界定素养结构
1.本体性 知识
2.条件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
4.文化知识
(七)基于能力的服务对象来界定素养结构
1.基础性能力
2.发展性能力
3.再生性能力
(八)基于优秀班主任的个案分析来界定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一、问题:素养结构的界定逻辑混乱
作者在这一个板块中提出了四个问题。作者认为这四个方面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甚至存在着逻辑混乱现象。在第一个问题中,作者认为是因为“只要跟学生沾边的事,班主任就得管”主导了研究者、学校管理者 、班主任以及家长对班主任的素养提出了高要求。实际上说明了他们对班主任应该管哪些事并不清楚。都想逃脱责任,于是把责任就落到了最没有话语权的班主任身上。就像前几年贵州的一家四兄妹,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仅仅留下四个孩子在家 ,没有吃的,导致吃垃圾堆的食物中毒死亡 ,最后让班主任买单,个人觉得确实有点冤枉。这难道不是父母的失职吗?从小的方面来说,是父母的失职;从大环境来说,是在本地挣钱太少,无法养家糊口造成的。那么不管从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 ,哪里与班主任沾得上边呢?第二个问题,作者认为平行式界定无法体现逻辑的归类,这些素养之间的关联如何,谁轻谁重?谁先谁后。都不能做出界定。第三个问题是体现不出层次性的静态式界定。作者认为静态式界定只是对班主任的最终成长结果的表述 ,体现不出发展阶段,以及年龄结构的层次性,也体现不出各种素养具备的层次性。看到这里,我有点疑惑了,难道班主任的素养结构与班主任的年龄有关吗?最后一点事体现不出差异性的笼统式界定。确实,幼儿园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和高中班主任所应具备的素养应该是不同的,或者是 应该有一种递进,或者是有层级的。
二、归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问题尚存争议
作者在这里找到了四个原因,分别是界定的来源,界定的依据,界定的有无必要和界定的起点。作者在界定的来源中,找到的依据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但是作者又说,现在一些研究者、学校等主张取消“班主任”,理由有三个。这三个理由就是我们去年或 近几年流行的“走班制”。作者在第三个归因中国中提出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能不能提“班主任素养的专业化”“班主任 专业化”都还存在争议。最后是对界定的起点也存在争议。
三、求解:突出素养结构界定的实践情结
作者从八个大的 方面来阐述求解的办法。作者说因为对一些基本问题 存在争议,又不能彻底解决。但班级不可没有班主任,班主任这一岗位又非常重要,于是作者力求从其他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搁置争议,只围绕“班主任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班主任 实际做了什么”“完成班主任实际需要哪些素养”三个问题,寻求到了八种解决的办法。这八种解决办法,其实都基于一点:那就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这八个方面或八种求解办法分别是基于社会活动,人生经历,学科背景,实践角色,工作内容、知识功能、服务对象和优秀班主任的个案分析。我从这里看到,作者实际上是把“素养”等同了“能力”,等同了“素质”。因为在第七个方面中,作者是这样表述的:笔者以为,如果以班主任具备的能力服务对象来划分指标,可以将班主任所具备的能力分为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和再生性能力。在第八个方面,直接表述为“基于优秀班主任的个案分析来界定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笔者以为,素养应包括能力和素质,除此之外,它还有“修养”的意思在里面。而“能力”是不包含“修养”的。“素质”也不包括“素养”。
读完全文,我根据作者 所阐述的观点,把班主任素养提炼为以下几点:
一、职业道德素养: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所有的老师,不管是否担任班主任都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也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素养。
二、知识素养:这是从学科教学层面来说的。因为我们首先是学科教师,然后才是班主任。尽管每年开学安排工作 ,都是先安排班主任,但同时也是担任着某一学科的教学重任。
三、能力素养:这个能力包含着几个方面的能力。有管理能力,有的老师带班,班风正,学风浓,我们说他的能力强。这就是说他的能力素养强。有创新能力等。
四、心理健康素养:作为教师 ,不仅自己要心理健康,还要能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让学生身心健康。
当然,我这些也仅仅是个人愚见。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