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从成立之初走到现在,成长为了一个互联网帝国,他是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做网络通讯软件的小公司做起来的呢?看了《腾讯之道》,谈几点感触。
1.-软件思维过度到互联网思维
这一点,现在看来再普通不过了,大家都在谈互联网思维啊。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这种战略眼光你就不得不佩服人家了。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腾讯QQ初问世时的情形。当时以色列的ICQ已于1994年推出,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到了1997年,国内也有很多如PICQ、GICQ这些类似的软件出现。当时腾讯的QQ还叫OICQ,只是众多同质化软件里的一个。
基础并不好甚至要比竞争对手弱小很多的腾讯,在这一款非常平常的软件基础上,率先用互联网思维替代软件思维进行创新,才成功打响了“企鹅帝国”未来十几年的高歌猛进的第一炮。我们来看看在当时腾讯的互联网思维方面的几个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安装包微小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网络状况并不好,下载速度很慢。而当时软件普遍的安装包大小都为1~2MB,所以下载一款软件往往需要花费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用户体验特别糟糕。腾讯发现了这个致命的用户痛点,立即做出一个相当关键的创新:腾讯第一版OICQ的安装包只有200KB,在网络环境复杂的场景下,极大地节约了用户下载成本,从而增加了产品被用户体验的机会。
第二个创新是用服务器保存关系链。在腾讯之前,所有的软件商都在用软件思维来做产品,用户的资料、关系均保存在电脑主机上。而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内私人电脑保有量很低,网络环境很不安全。常见的使用场景是在网吧上网,多人共用一台电脑。资料存储在本地这一设计,必然会导致用户的信息、关系链极易被窃取。腾讯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立即做出很大的创新:把用户在OICQ上的关系链等资料都保存在服务器端,类似于现在的云服务概念,成功化解了用户对信息安全的担忧。
第三个创新是在社交方面。当时所有的IM软件都把重心聚焦在如何快速传输用户的文本信息上,只有OICQ率先洞察到用户在即时通讯里面的最本质需求——交友。于是OICQ让每个用户可以在线上沟通时自行设置一个个性头像,营造出一个逼真的聊天环境,让人感觉是在与活生生的人沟通,而不是仅仅面对冰冷的机器。
腾讯就是在这样一个同质化竞争异常残酷的市场中,靠着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对场景变化的快速把握、对用户反馈的即时响应,在很多细微、贴心的地方践行着创新,才杀出重围,脱颖而出。
2.-深度创新,理解产品背后的逻辑
马化腾曾经对研发团队说过一句非常直白的话:你们一定要理解产品背后的逻辑。
这也是腾讯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并不是一发现市场上出现新的产品或新的功能,就盲目跟风、简单模仿,而是先集中精力解读产品或功能引人注意的真实原因,了解他们会实现哪些用户价值,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想办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以满足用户的此类需求。
在腾讯的微信业务里,同样存在这样的例子。微信刚刚出现时便面临米聊和国外一些同质性产品的竞争,如果当时腾讯只是简单模仿这些竞争对手,也就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市场了。实际上,微信在初问世时就已经套用了Qzone在Web2.0时候积累下的三层架构,把用户的属性、用户的关系链和插件的APP进行了很好的分离。此外,微信还创新地做了所有移动端没有做过的事情。例如把日本人推行了20多年的二维码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入口,带来了巨大的业务空间,然而日本直到现在还没能把二维码完全商业化。还有微信红包、微信支付等,也都是超越了简单IM的脑洞大开式创新,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以人为本
互联网+,最终还是要回到和人的交互上来。马化腾在描述互联网+的概念时,就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概念。
“互联网+”,是一种“寓大于小”的生态战略。在万物互联的新生态中,企业不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单位,个人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这使得传统企业的形态、边界正在发生变化,开放、灵活、“寓大于小”成为商业变革的趋势。
过去,企业自上而下地进行市场推广,现在则需要基于传感、数据,去感知每个用户每个瞬间的位置、需求、行为,快速理解和响应每一个细胞的需求和行为,甚至和每一个不同的人进行情感交流,产生共鸣。
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个体用户的“细胞级连接”,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神经末端麻木,肢体脱节,必将面临生存挑战。
借用“信息熵”的概念来说,“互联网+”生态中,连接所实现的层级单位越小,熵就越低,商业活动、社会经济的耗费就越少,效率也越高,确定性越强,有序程度越高,生态体系也越有活力。反之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