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段时间看了一条新闻,说一个母亲教小孩读书,教到最后看破红尘出家去了。
也看到抖音上很多教小孩读书教到生无可恋。
最近也被人问过和小孩沟通学习的问题。
她们说,就是不明白小孩为什么怎么解释都听不懂,也听不进去。
要不就是小孩这个作业东玩一下,西玩一下的,简直就是一个多动症。
终归到底就是说小孩不爱学习,自己为了小孩爱学习,而被气到要死要活的,都快爆炸了。
我一般都会问两个问题作为开始:
1.你喜欢看书学习不?你是否经常在小孩面前很享受的看书?
2.学习是为了分数还是为了什么?学好了对小孩来说他可以得到什么?
基本上大多数找我吐槽的人,都会被这两个问题问呆了。然后开始大吐苦水。
我每天都那么忙,忙完这个忙那个,哪有什么时间看书!
那怎么看你朋友圈微博Soul抖音没少刷?
我就是放松,放松一下而已。
看书也可以放松,你怎么不看书放松呢?
书有什么好看的,我就不喜欢看书。
其实,这一个问题已经足够了。
二
做大人的自己都不喜欢看书,然后天天要求自己的小孩读书,怎么读啊?
自己都不享受读书,也不能在读书中获得乐趣,又可以怎样把学习看书是一种快乐这种观念传递给小孩呢?
自己都不做和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一副小孩理所应当要做到一样了。
不信?那你干嘛来问我这些问题呢?
我开个书单给你,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学习理论,幼儿大脑发育,青少年成长性心理学,还有,要不要我继续列下去?
你怎么不看了?你都看不下去了?你小孩读书就享受了?
读书是好的啊,做人要多读书啊,这不是你说的吗?怎么到要你读了,你就不做了?
你不觉得你在小孩面前说那种要学习要考好成绩的话。和你老板让你爱工作爱加班有区别吗?
你自己听了以后就快乐工作了?
你心里是大骂我cnmb吧。
学习是什么?分数?排名?成绩?
小孩哪懂这些,正如给小孩买名牌衣服鞋子,不去带着孩子去草地上打滚,沙池里弄一身泥巴,蹲在树底下看蚂蚁来得好。
我一直坚持的一个理念是,不要去看小孩读书考试的分数,也不要看他做的题目对不对。
而是先和他一起找到学习的乐趣,分数这个东西,一次考不好,可以下次再考。
这道题没做好,下次再来一次就好了。
但如果小孩连学习都不喜欢,都没乐趣了。
往后余生,语文是惨,数学是惨,英语是惨,读书考试是惨,学习思考是惨上惨!
因为一辈子需要读的书,思考的事,还有很长很长。
不只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还有入职培训,管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亲子教育,投资理财,幸福是怎样炼成的。
这么多知识需要去学习了解,如果打小就对学习不爱,那还怎么办?
读完大学出来,把高中初中和大学的知识课本都还给老师了吗?
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在小孩面前,让他看他的书,你看你的书?你会发现问题其实真的没那么难的。
如果我们自己都静不下心看一本书,学一样新的东西。
我们又怎样告诉小孩,学习是快乐的,又有什么资格说他不好好学习了呢?
难道要在他面前说,你爸/你妈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这种话你真说的出口?
自己干不来,就叫小孩干?
读书真的有这么难吗?学习有那么难吗?
如果有,那我们没资格说小孩什么,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了。
三
读书是什么?
读书学习就是开启我们探索另一个世界或开启另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的一件事情而已。
小孩从来都不缺乏探索和好奇的心,只在于我们自己是否依然还保有这个探索的心而已。
你说得出怎样用数学探索全新的世界,那么小孩一起也就会和你一起去探索怎样学习和使用数学。
反之过来,我们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那还有什么资格在小孩面前怒其不争的呢?
小孩不懂算数?真的吗?
你试着带他去超市,告诉她,这些要多少钱,如果你算对了,我就拿给你。哪怕是一颗他喜欢的糖。
保证他几次之后就算得比你还快。
基本上会找我吐槽被小孩学习弄死的人,大多数他们自己都不爱看书,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的。
身边那些喜欢看书的人,我就没见他们的小孩有这类问题,也曾问过他们小孩学习的问题。
他们说,我自己喜欢看书,所以家里书也不少,我看我的书,小孩看小孩的书,小孩有什么不懂的,我会拿对应的书给他看,也会去找怎样解决小孩问题的书来学习一下。
如果小孩问我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的话,我会和他说,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来找答案吧。
你看,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哪来那么多高血压心脏病发看破红尘出家!
为什么我们面对着小孩学习的时候,会那么容易生气呢?
因为你从来没有站在小孩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
正如你自己所想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6+2都可以算错一样。
换个位置思考一下,的,地,得这三个词的使用你还记得吗?不会混淆吗?
你觉得催眠很厉害很神奇吗?
我觉得催眠这个东西很简单的。
因为我们都是现在不对等的角度在看待问题的。
蹲下来,和小孩一起,视线平行,用他的高度和年纪去看待这个世界。
你会发现,原来这个角度下,桌子是那么的大,看到的是桌子底下,而看不到桌面的。
原来家里的沙发底下,桌子底下有很多不一样的小秘密存在的。
原来门口的小树,比他要高大几倍的。
当你放下了你的知道,进入了小孩心中的未知,你就知道,他得多用心多努力才能明白这些我们觉得很简单的问题了。
别和我抬杠,有本事你现在把我催眠了!
你不懂?这么简单你和我说不懂?你不明白?这么简单你怎么不明白?
这就是小孩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你和他对话的语境。、
四
人生还很长,我们都是第一次,他第一次做小孩,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彼此原谅体谅彼此没做好,也彼此给彼此加一个油。
有时候需要的不是教会小孩学习题目如何正确,也不是教会他如何看书学习。
而是一种态度,一种面对问题的时候的心态。
不用急,慢慢来。
第一次没做好,没关系,我们再做一次。
不用害怕,也不用苦恼。
不用生气,也不用发脾气。
是的,我在这里,亲爱的宝贝,你慢慢来。
我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和你一起来面对这些问题的。
只是学习而已,只是不懂而已。
我们一步一步做,人生的路,我们一步一步走。
我一直在这里陪着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