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

作者: nina啦啦啦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23:43 被阅读0次

    作为西北甘肃人,从未去过敦煌是我心里的一点遗憾。好在敦煌莫高窟在上海举办过好几次展览,我有幸去看过两次。

    如果说最初对敦煌的好奇,来自于外部压力,那我现在对敦煌的兴趣则完全发自内心。

    这要缘于我最近看的这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虽然看过两次展览,但接受到的信息比较零散,加上对莫高窟的艺术价值理解有限,只是看展时候一时触动。之后很快就回归到真实生活中。

    可这次看这本书,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虽然相隔三千里,但总觉得敦煌散发无穷魅力,吸引着我。

    敦煌到底多有魅力?

    敦煌石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石窟的总称。仅莫高窟就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壁画经历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多朝代的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就壁画来说,每个朝代因社会形态不同,本身有不同风格,还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周边国家的特点,最后融合而成。可以从线条笔触、色彩等判断出来朝代、民族。而且同一个题材,不同年代有不同的诠释。

    记得当时看展的时候,讲解员只是大概讲一下各部分的意思,并没有深入讲解故事内容,有的干脆略过。一方面时间来不及,另一方面内容太多,讲太多对观众来说信息量太大。所以当时只觉得画着好多看不懂的东西。

    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壁画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当时的画师技艺精湛,超乎我们的想象。保存了一千多年,依然能到现在的程度,非常不容易。莫高窟就像通往历史的窗口,它让我们可以望向一千多年前的祖先。站在石窟中,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画师们画这幅画时候的场景,外面的社会又是什么样的。莫高窟见证了这一切,并记录了下来。

    上周末我也看了NHK关于敦煌的纪录片,片中更直观和详细地介绍了好多洞窟中的故事。我不光对里面的故事非常触动,更因为它背后的历史。

    莫高窟的守护人

    莫高窟的发掘,一开始就伴随着屈辱。在王道士的手中,被列强夺去了大部分藏经洞的经书,部分彩塑、壁画也被掠夺。但因为“他们”,成就了现在的莫高窟。

    “他们”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书中介绍了近现代中国人守护莫高窟的过程,我全程被一代代莫高窟的守护人感动到泪目。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用不磨灭。”                       

                                                                                                         ——摘自《我心归处是敦煌》

    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批批新敦煌人,本身都是学有所成,有着不错的物质基础,但他们还是选择留在敦煌。忍受恶劣的天气、艰辛的生活环境,还有短缺的医疗和教育,物质上的贫瘠不会打倒他们,他们全身心都被莫高窟吸引,并为奋斗了一辈子。

    莫高窟的价值不被自知,靠着守护人树立重点文物意识,并且加大保护和修复。艺术家临摹、工程师修复、考古学家考古,每一项都是需要做冷板凳的活儿,但他们就这样坚持了下来。

    就像常书鸿在他自传中写的这段话:

    “萨埵太子可以奉献自己的身体,救活一只奄奄一息的老虎。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宝库呢?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

    正是常书鸿先生这样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莫高窟守护人。现在莫高窟已经有了线上数字展览,在高科技的加持下保护和修复也在顺利进行。

    但樊锦诗老师的这句话依然刺痛了我:“莫高窟迟早还是会消亡,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可能延长寿命。”

    是啊,它能存在上千年已经是奇迹,何况老化、消失本来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私心还是想要敦煌尽可能久的存在。

    看完这本书非常感慨,有太多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起。词穷的我只想说:我爱敦煌,我爱莫高窟,我爱莫高窟的守护人。“人虽未至,心向往之。”期待我的敦煌之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心归处是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sq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