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网上有很多大咖在教别人“如何阅读”。他们大多数都是80后,也有90后,组织了一些“阅读社群”,目的是培养大家的阅读习惯。这些社群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与。毕竟,在很多人眼中,长辈们更看重成绩而非阅读习惯;而且,同龄人之间沟通起来,障碍要少很多。
但我的阅读习惯,却是受到了几位长辈的影响。
改变我读书习惯的三句话
记得我上初中那几年,房间里堆了很多书。老爸跟他的朋友说:“买那么多书,他又看不懂。堆得乱七八糟的。”
不料那位叔叔马上反驳说:“错了。认识字,就能看懂书。”
我很喜欢这句话,于是从那时起,我买书就更加肆无忌惮,不管是什么领域,只要我看得顺眼,都买回来。即使今天,我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历史、文学、哲学、建筑、绘画、摄影、物理学、生物学、人物传记……等各个领域的书。
在阅读上,我一直就没聚焦过……有一次,一个叔叔给我压岁钱,还跟我说:“拿去买书吧!好书不要嫌贵。”
这句话我也很喜欢。这么多年来,我在买书方面从不吝啬。有段时间公司破产、我们没有拿到工资就失业了,但我还是坚持每个月预留了200元买书的预算。后来在国企旗下一个公司上班,工资很低,连续半年都没存钱。不过买书却没有断过。
初二那年,一个在大学当教授的叔叔问我:读过《三国演义》吗?我说读过。他看了一眼那本书,说:这是故事,不算,要看白话本的。
后来我才知道,原著写得精彩多了。所以我现在看书,都要尽量看未删减版的。虽然这样的书“废话”比较多,原本用一两页就能写完,偏偏要洋洋洒洒写上几十页。但,缩写之后,故事就失去了节奏感。
毕竟,在很多问题上,长辈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一群迷茫的年轻人互相给对方建议,就跟一群瞎子互相指路一样。
“代沟”来自于价值观的不同
在长辈们眼中,新一代的年轻人似乎都不怎么听话:“80后”叛逆,“90后”自我,“00后”不能理解……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不论是大学在读的、研究生毕业的、工作好多年的,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求职、婚姻和生涯规划方面,我们跟长辈简直没办法沟通。
甚至连我的驾校教练,当初选择职业的时候也遭遇了家人的阻挠……
同事一句话,戳中了我们的痛点:别跟家长聊什么“平台”、“机会”、“发展前景”,就告诉他们工资多少、是不是双休就行了。
所以我就特别注意这一点:尽量少跟长辈聊价值观,不然会引起冲突。
其实,对于不同的价值观,哪怕是同龄人,都会产生冲突。前段时间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咸甜之争”就是最好的例子。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民网,公然挑起“咸甜之争”……所谓的“代沟”,很多时候是“价值观不同”导致的。而价值观的差异,来自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白金、还是蓝黑?”裙子颜色引发网络热议,分歧在于你的角度书中只有知识,没有经验
是不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长辈们的经验都“过时”了呢?
当然不是。
我每次感觉身体不适、要吃药,就问老妈;不知道有些问题怎么处理,也问老妈;遇到一些重大的选择,还是问老妈……还别说,有些时候,比问百度还有效。
有一次坐公交上班,旁边一个老人看见我在读《颜氏家训》,就跟我闲聊。我们从这本书聊到古文,我提到了《剑桥中国史》里面的观点:因为“五四运动”,中国的古文化就被硬生生切断了,所以我们读古文才那么费劲。
我以为这个观点非常新颖,因为每一本历史教科书,都把五四运动捧上了天;不料老人摆摆手,说:不止是古文,还有很多传统文化,都在那时候断掉了。
由此我发现:对于知识,我们都是从书中得来的;书中写什么,我们就接收什么。但那位老人不同,他经历过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经历过传统文化到新文化运动的撕裂。这些经验,是书中无法获取的。
推而广之:我们在朋友圈、社群、在各种学习类APP上津津乐道的所谓“干货”,在长辈们眼中,也许只是经验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吧!
过时的不是智慧,而是看事物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长辈的观点“过时”了?
我觉得原因有两种:其一是智慧,它不会过时,只是说法不同了而已,底层逻辑始终都在。
芭芭拉·明托的畅销书《金字塔原理》就像现在流行的“金字塔原理”,跟我们小学时候学习的“总分总”结构、“论文三要素”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以及被热捧的“思维导图”,其核心就是以前我们课堂上抄的“板书”。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 小学、中学作文的“总分总”结构 “思维导图”就是画得好看一点儿的“板书” 相信小学时候大多数人都抄过这样的板书笔记其二,是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让一部分来自“特定环境”的经验,失去了作用。
我收藏的连环画。里面教的东西秒杀朋友圈所有的网课,比如:如何应对细菌战、如何应对生化武器、如何在核爆炸后求生……这些在和平时期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东西,却属于那个特定年代的“常识”我们每个人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都是“为了适应某个环境”而习得的,只要大环境没有改变,这些知识和经验就不会过时。
同理: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互联网思维”,在未来生物科技时代,也会成为儿孙眼中的“迂腐观念”。
就像网友说的:
看图不说话……父母当年在菜场讨价还价一分两分和现在你抢红包很起劲差不多;
父母当年非要给遥控器套个塑料袋和现在你手机非要戴个套也差不多;
当年蹲墙根晒太阳嗑瓜子的人现在每天刷微博朋友圈的还是差不多……
网友评论
来你这儿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