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突状细胞
它们承担了免疫系统的两项重要职能:一、辨别敌人的身份,看敌人是细菌、病毒还是寄生虫;二、决定是否激活下一步防御,即适应性免疫细胞,要是先天性免疫系统行将不堪重负,这些特化的重型武器就该上场了。
树突状细胞是一群行事小心又镇定自如的哨兵。它们遍布在皮下、黏膜下以及全身的“免疫基地”——淋巴结——当中。
当它发现有细菌或病毒的味道,濒死细胞的味道,以及作战免疫细胞释放的警示性细胞因子的味道。它就知道危险来了,于是马上进入更积极的样本采集模式。
然后携带着战场事态快照,通过免疫系统的高速路:淋巴系统,赶去细胞情报中心这处大型集合地点
二、淋巴系统
功能:不停地回收身体和组织中多余的液体并运回血液当中,让它们重新循环起来。要是淋巴系统不做这些,人就会慢慢地肿成气球。
淋巴系统有独有的高速路系统和千百处的基地。
淋巴系统不仅运送体液,它也是废物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在回收细胞间多余体液时,淋巴系统也会收集各种残渣和垃圾:受损的残破体细胞、死去甚至活的细菌或其他入侵者,还有各种各样的化学信号及游离分子。
在有感染的情况下,淋巴系统的这种功能尤其重要,因为淋巴液会收集感染处的代表性化学信号,并把信号直接传回免疫系统的情报中心——淋巴结——来过滤和分析。
淋巴携带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它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充当免疫细胞的高速公路。每秒钟都有几十亿免疫细胞在淋巴管中流动
脾脏和扁桃体——淋巴结的超级挚友
脾脏就像一个大淋巴结,桃子大小,却是豆子形状。它像淋巴结一样,也是个过滤器,不过要大得多。首先,体内90%衰老、垂死的红细胞都在这里过滤回收。另外,脾脏中存有一点紧急血液储备,约有一茶杯的量,在发生意外、身体需要额外的血量时,这点血就弥足珍贵。还有,25%到30%的红细胞和25%的血小板(还记得这些能愈合伤口的细胞碎片吗)也储存在脾脏里以备急用。
免疫部队里还有一种单核细胞,属于增援部队,能转化成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主要就在淋巴结安家。
一半的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巡逻,在受伤和感染导致巨噬细胞大量消耗时,单核细胞就会赶来增援。一旦到达感染部位,它们就不再是单核细胞,而会变成新生的巨噬细胞。另一半单核细胞则待在脾脏,作为应急储备。脾脏算是免疫细胞的聚集地、“兵营”。有些类型的单核细胞有更特殊的作用,比如扩大炎症反应,或是在心脏病发作时驰援心脏,协助心肌自我修复。
除了是紧急储备库和兵营外,脾脏的确就只是一个巨型淋巴结,它过滤血液(不是像普通的淋巴结那样过滤淋巴液),也发挥淋巴结的所有功能。只不过脾脏处理的是血液。
切除脾脏的情况很普遍,但这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危险。肝脏、普通淋巴结还有骨髓可以接替脾脏的大部分工作。还有30%的人有一个很小的副脾,在原脾脏切除后会长大取代它。但失去脾脏总归不是一件好事,面对特定的疾病,如肺炎等,易感性会大大增加,最严重时可能死亡。
扁桃体是口腔里的智能免疫系统中心。表面有深深的沟壑,食物碎屑会卡在里面,供免疫细胞取样。“微皱褶细胞”这种非常好奇的免疫细胞会收集嘴里各种各样的东西,再将它们拉去组织内部,供其他免疫细胞检查。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在幼年时期训练免疫系统,让它能识别安全的食物种类,不对它们报以免疫反应;发现有入侵者时,能够制造武器。
如果扁桃体太亢奋,过度工作,就可能发生慢性炎症并且肿大,这会带来一系列不适,有时还使得手术切除成为必要,不过这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如果病人已满7岁,免疫系统已经稳固,那么切除扁桃体不会是大问题。简而言之,你需要知道的是,扁桃体是免疫基地,会主动对进入体内的东西进行取样。
三、适应性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系统混合基因片段,生成数不清的受体,这些受体可以和宇宙间每一种可能的蛋白质结合,这些可被识别的蛋白就叫抗原。
抗原是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的异物结构。
这意味着,每个T细胞生来都有某一种特殊的受体,可以识别某一种特殊的抗原。
但这种办法也有个致命缺陷:受体种类这么多,肯定有很多T细胞的受体能和自体细胞的蛋白结合。
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即适应性免疫系统把自身细胞当成了敌人和异物,说这是生死攸关的威胁,可是毫不夸张的。
身体应对这种威胁,于是让胸腺这所杀手大学来解决这个问题。新生的T细胞会来胸腺大学接受训练,训练分三步,或者更准确地说包含三项测试:
第一项测试主要是确保T细胞能够生成有效的T细胞受体
第二项测试叫“正向选择”:教练细胞会查看T细胞是否擅长识别合作细胞的受体
第三项,负向选择”。检测T细胞会不会识别自身的细胞?T细胞的受体会不会和组成人体的主要蛋白质结合?正确答案只有“不,决不”。
但可惜,胸腺在幼儿期就会开始萎缩,到青春期后退化得更快。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胸腺细胞变成脂肪细胞或干脆没用的组织。到85岁左右,胸腺就永久关停了。
一旦胸腺失能,人就只能依靠现有的成熟T细胞了。胸腺功能的缺失是老年人比年轻人体弱,容易感染、患病、患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大自然不青睐不再拥有繁殖能力的人类,因此没有演化压力来让人活得更久。
总结
T细胞在生成后可以选取并重排一些基因片段,造出十亿百亿不同的受体(每个T细胞只携带一种受体)。这许多携带独特受体的T细胞,能识别世间所有可能的抗原。为确保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细胞不会意外地识别并攻击自身细胞,T细胞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只有极少一部分才能存活下来。不过最后,对于你可能遇到的每种敌人,都会有一些免疫细胞来对付它。
四、寻找抗体
树突状细胞会对战场进行取样,收集敌人的信息,经过淋巴系统把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有一个很特殊的分子叫: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写成MHC-Ⅱ
你可以把MHC-Ⅱ类受体想象成一个可以夹香肠的热狗面包。香肠就是抗原。MHC-Ⅱ类分子很重要,它提供了另一重安防,另一层控制。
适应性免疫细胞破坏力很大,所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意外地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因此,只有满足一些特殊条件,它们才会活化,而条件之一就是热狗面包——MHC-Ⅱ类受体。抗原只有包裹在MHC-Ⅱ类分子中呈递过来,辅助性T细胞才能识别
这就确保了辅助性T细胞不会在只碰到血液或淋巴液中的游离抗原时就意外活化。
如果辅助性T细胞恰能识别抗原的T细胞受体,那它就会和抗原结合,就像两块拼图咔嗒一声完美地拼合了起来。
不过要激活辅助性T细胞,这还不够,还需要在这两种细胞表面有另一种信号,它由另一组受体介导。你可以把第二个信号想象成树突状细胞的轻吻。这是另一个确认信号,再次明确告诉了辅助性T细胞:“是真的,你真的、恰当地活化了!”这个过程重要到要提一下?对,因为这是防止辅助性T细胞意外活化的另一重安防:只有代表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树突状细胞被实际危险激活时,由辅助性T细胞代表的适应性免疫系统才应该被激活。
总结:要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树突状细胞首先要杀死敌人,把敌人撕成名为“抗原”的碎片,你可以把这些碎片想象成小香肠。抗原会被夹进特殊的MHC-Ⅱ类分子中间,这些分子就像热狗面包。另一边,辅助性T细胞会重排基因片段,生成能结合特定抗原(香肠)的一个个特定的受体。树突状细胞要寻找对的辅助性T细胞,后者要拥有能结合相应抗原的特定受体。找到之后,两个般配的细胞就会紧密纠缠在一起。但这时还需要另一个信号,就像一个热情温柔的吻亲在脸颊上,这会告诉T细胞一切都对,呈递来的抗原信号是真实的。这样辅助性T细胞才会活化。
适应性免疫系统资源消耗高且威力强大,坦白说对你自身很是危险,免疫系统真的想要百分百确保它不会意外活化。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免疫系统很容易活化的那些动物,最后都没活下来。
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结合,就是感染信息从先天性免疫系统传递到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过程。抵达淋巴结后,树突状细胞有一星期左右的时间找到合适的T细胞并激活它,之后其内部的凋亡程序会启动,它自杀时,也会抹除从战场收集来的过时信息。这种信息抹除是免疫系统自我调节的另一种机制。
随着感染不断平息,适应性免疫系统不再收到来自树突状细胞的新快照,旧的信息集也被删除,因此不再有新的辅助性T细胞活化。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理
责编码MHC分子的基因,是人类基因库中多样性最丰富的,因此每个人的MHC分子都迥然不同。不同类型的MHC会更擅长或更不擅长呈递不同的抗原,比如有的类型会特别擅长呈递特定的病毒抗原,而另一种会擅长呈递某种细菌抗原。这对人类这一物种来说非常有用,使得人类很难被单一种病原体消灭。
演化之力或许使MHC分子的不同成了择偶时的得分项,和你有不同MHC分子的人会更有吸引力
MHC分子的形状会影响身体分泌的一些特殊分子,我们从他人的体味中会无意识地接受这些信息,凭直觉或气味喜欢一个是有道理的,有许多研究证明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人类——都喜欢MHC分子与己不同的伴侣的气味
我们就是觉得有不同免疫系统的潜在对象闻起来更性感。这种额外的吸引力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让亲生兄弟姐妹彼此闻起来没有性吸引力,从而减少近亲发展出亲密关系的机会。这是有道理的:将能够造就出多样免疫系统的基因结合起来,生育健康后代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下次拥抱伴侣时,你要知道,免疫系统很可能是你喜欢他(她)的原因之一喔!
五、T细胞
T细胞的种类就不少,有辅助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每一种都还能特化成不同的亚类,以对付每种可能存在的感染。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协调者。它们指挥其他免疫细胞,并激活最重型的武器。
T细胞是来源于骨髓的旅行者,它们在骨髓中混合不同的基因片段,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受体,随后进入胸腺这所杀手大学受训。只有通过胸腺试炼的T细胞才能劫后余生,进入淋巴结大都市的网络,在这里等待匹配的抗原和树突状细胞的轻吻将自己激活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离开激活它的树突状细胞,迁移到淋巴结的其他部分,开始自我克隆。有了足够的克隆后,这些细胞就分成了两组。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它们需要点时间熟悉情况,好好闻闻由淋巴液运到淋巴结的细胞因子和危险信号,随后追随着化学物质的踪迹尽快奔赴战场。
受伤5到7天后,辅助性T细胞会抵达感染地点,开始指挥作战。尽管不亲自上阵杀敌,但它们能大大增强局部免疫细胞特别是主力们的作战能力。它们一边释放重要的细胞因子,发挥从召集增援到加强炎症反应等一系列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士兵的战斗力,直接影响战局。有在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下,巨噬细胞才会发挥更大威力。
巨噬细胞就是危险的猛兽,要决心完全释放它的威力,必须经过再三考虑。要是它们一有感染就变身为战斗狂魔,身体可是会严重受损的。但如果是辅助性T细胞下令让它们适当地愤怒起来,这就意味着感染严重到已经唤醒了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地步,这样,先天性免疫系统就要使出全部本领。因此感染处的辅助性T细胞指挥官就像放大器,它能释放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内在能力,来制服凶险的敌人。
辅助性T细胞不能只是启动巨噬细胞的杀敌模式,也要保证它们变成战斗狂后还能活着。辅助性T细胞要监控战场的情况,只要察觉到危险就要持续活化,知道还需继续战斗。疯狂杀敌的巨噬细胞体内有定时器,时间一到就会凋亡。这是保障免疫反应不会过激的另一重安防机制。而辅助性T细胞可以一遍遍地重设定时器:只要还有危险,它们就会不断激活疲惫不堪的巨噬细胞战士。直到辅助性T细胞决定停下来。当它们发现免疫系统已经胜券在握时,就会叫停战斗,筋疲力尽的战士们也会一批一批地自行了断。辅助性T细胞不但能加快战争的步伐,也会决定何时终止,让所有细胞都平静下来。
赢得战役,辅助性T细胞的最后使命就是像大部分免疫细胞那样自我毁灭,避免伤到人体。但其中一小部分不会。有些辅助性T细胞会变成“记忆T细胞”。每次你听说你对某种病免疫,意思都是,你体内有记住了特定敌人的记忆T细胞。记忆T细胞的反应既快速又高效,所以大部分病原体只能感染人一次。
还有另一组辅助性T细胞,它们马上要做的事甚至更为重要:激活你能调用的最强效武器。它们就是好比军工厂的无敌“B细胞”。
六、 “B细胞”
B细胞起源于骨髓,还必须在骨髓这个训练场中经历酷烈的训练,]和T细胞一样,所有的B细胞表面都附着有至少几亿到几十亿的受体,针对的是数百万不同抗原,且每个B细胞都拥有识别某一特定抗原的特定受体。使B细胞卓尔不群、敌友皆惧的,是它们能生成免疫系统最强大的特化武器:抗体。
抗体是B细胞表面的受体,活化的B细胞能以每秒数千个的速度生产并泌出抗体。
B细胞威力太大,要激活它们必须严格满足双重认证,分别由先天性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做出。
第一步:先天性免疫系统激活B细胞
B细胞位于淋巴结内,沐浴在淋巴液中,可以和来自临近战场又流经此处的所有抗原结合。B细胞受体可以直接抓住淋巴液中的大块抗原,从而使B细胞活化。
补体蛋白黏附在病原体上,就像是在跟B细胞正式确认有危险。所以,若遇到补体蛋白结合抗原的情况,B细胞的活化效率会提高100倍。这属于早期活化,活化的B细胞迁去淋巴结中另一片区域,开始自我复制,这些克隆B细胞随即制造抗体,分泌到血液中,送至感染部位,冲刷战场并协助歼敌——尽管它们不是最厉害的抗体。
如果没有第二步、二次激活,大部分克隆B细胞会在一天内凋亡。这意义重大:没有被二次激活,B细胞就会认为感染很轻,自己派不上大用场——为避免浪费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它们会自行毁灭。B细胞要真正苏醒,还须满足双重认证中的第二重。这是由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伙伴,准确地说就是辅助性T细胞来完成的。
第二步:适应性免疫系统激活B细胞
辅助性T细胞活化后会自我复制,克隆出的细胞分成两组,一组前往战场,另一组来真正地激活B细胞。
简而言之,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要和活化的B细胞相遇,且双方都要能识别同样的抗原!
B细胞和大块抗原(火鸡腿)结合后,会像树突状细胞一样将其吞下,并在自己内部将抗原分解。它把火鸡腿切成几十甚至几百段小香肠,再把这些小块抗原夹进B细胞表面的MHC分子(面包)。就是说,B细胞会结合一块复杂的抗原,将其转化成许多深加工的简单小块,再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一个活化的B细胞呈递几百个不同抗原(小香肠段);它还要遇到一个T细胞,后者要能识别这些小抗原中的一个,才能成为B细胞的第二步激活信号。
满足了双重认证并充分活化的B细胞开始发生变化。它开始肿胀膨大,变成几乎原来的两倍,化身为B细胞的最终形态:浆细胞。
浆细胞开始生成真正的抗体。它每秒可以释放多达2000个抗体,进入淋巴液、血液和组织液当中,成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有敌人的噩梦。甚至癌细胞都会惧怕于它。而如果你不幸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也会攻击自身细胞。
七、不断改进
受伤以后,尽快找到可用的武器,而不是等待完美武器的出现,这才是更明智的
在严重感染的紧急关头,免疫系统可等不到完美匹配的出现,不错甚至凑合的匹配都可以。
快速反应和完美防御,这两者免疫系统想都兼顾。于是免疫系统这样办:先尽快生产出凑合的抗体,但也用一套精妙的系统来微调、改进这些抗体,让它们变成近乎完美的抗敌武器。这一过程,始于一番舞蹈。
T细胞一旦识别了B细胞呈递的抗原,就会激活B细胞——就像一个轻吻或是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不但能延长B细胞的寿命,还能促使B细胞努力改进抗体。
每次B细胞收到辅助性T细胞的阳性信号,就会开始一轮有目的的突变,B细胞之内负责生成受体的基因片段会发生突变,于是生成的抗体也会随之变化。
新生的改良受体会充分沐浴来自战场、又流经淋巴结的淋巴液。如果战斗还在持续,应该会有大量抗原顺着淋巴液流过。
假如经过随机突变(菜品微调)的B细胞受体变差了,它结合抗原会变得更难,就不会得到来自T细胞的刺激和轻吻。于是,这个B细胞受体就会情绪低落,随后自我了断。要是突变提升了B细胞受体的抗原识别力,B细胞就会再次收到激活信号。活化的B细胞会把大块抗原(火鸡腿)分解成小块(香肠),再一次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慢慢地,自然选择就会出现。B细胞越是擅长识别流经淋巴结的抗原,就越容易得到刺激和鼓励。与此同时,那些没有进步甚至越来越差的B细胞,就会自行凋亡。最后,只有胜算最大的B细胞能留下来,并大量自我复制。这些能够微调自身受体、并制造最有力武器的B细胞,最后就变成了浆细胞。这正是抗体有如此强的杀伤力、能像狙击枪一样正中眉心的原因。抗体是经过打磨和不断改进而直臻完美的,不是随机挑选的。
凭借这种机制,适应性免疫系统真的能实时适应敌人的情况。前面我们问过,面对着几十亿能够变异的病原体,人是怎样做到有效应对的。这就是办法之一:让免疫系统拥有能迅速自我复制的细胞,有明确的目标并能对其做出快速适应,能不断改良武器直至完美。适应性免疫系统应对敌人的方法巧妙又智慧,真是名副其实。它确实可以在和微生物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八、抗体
抗体是免疫系统最厉害、针对性最强的武器之一。它们由B细胞生成,是游离的微小蛋白质,本身杀伤力并不大,不过能高效黏附抗原。
抗体就像磁铁,会把相应的病原体都吸出来,再用小钳子牢牢抓住它们。而抗体尾端又可以很方便地结合到免疫细胞上。抗体不光会抓住病原体,还可以攻击后者,令其动弹不得。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话,抗体会直接中和病毒,让它们无法再感染细胞。]更厉害的是,抗体有两只钳子,所以就能同时抓住两个敌人,这样一来,这两个病原体就被绑在了一起。几百万抗体涌入战场的话,可以把大量的病原体黏成一大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就更容易发现这些病原体,并吞食或用酸液喷淋它们,让它们越发无助和惊惶。
在此过程中,免疫系统还另有一层安防机制。抗体兀自漂浮时,用来黏附免疫细胞的尾端处于“隐身模式”,免疫细胞无法从淋巴液中拾取抗体。而一旦抗体的小钳子捕获到病原体,其尾端就会变形,并能与免疫细胞结合。这种机制很重要,因为每时每刻体内都存在大量抗体,如果免疫细胞可以随意和抗体结合,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混乱。
抗体的尾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激活补体系统。尽管补体和细菌的结合很高效,杀伤力也很大,但只有补体的话,它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发现敌人全凭运气。因为它只是在淋巴液中随波逐流。有些细菌可以躲着补体系统,补体也不能去主动接近它们。而抗体能激活补体系统,将补体引向细菌,大大增加其杀伤力。从中我们能再次看到免疫系统两部分的原理:先天性免疫系统负责作战,而适应性系统让进攻更快、更准、更狠。
而且抗体可不仅仅是小龙虾。它们种类多样,功能各异,施用环境也五花八门。
常见的四类抗体
1.IgM——第一道防线“免疫球蛋白M
IgM基本是5个抗体将尾端连在一起而形成的,有5个尾端结构也成了它的优势:其中两个联合起来,可以激活额外的通路——补体旁路。活化的补体蛋白越多,被吸引到病原体周围的免疫细胞也会越多。
在感染早期,这有积极的作用,因为此时适应性免疫系统还在启动过程中,没有完全进入战斗模式,而IgM已经可以提升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攻击力和精准度。在病毒感染早期,IgM尤其还是强效武器,可以延缓感染的进展——它的10个钳子可以轻松地把病毒抓到一起。因此,IgM是上阵最早的——同时也是受突变、B细胞与T细胞共舞等的修饰改造最少的。这也没关系,因为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更有效的抗体就绪之前拖延时间
2.IgG——专才
IgG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我们不用详细了解每种亚型,就当它们是同一种冰激凌的不同口味好了。第一种口味的IgG有点像补体,也很擅长调理病原体,它们会像一群果蝇似的覆盖在细菌表面,扰乱它的正常功能和行动。IgG的尾端像特殊的胶水,吞噬细胞可以轻易将其抓牢,进而吃掉无力还手的敌人。总体而言,IgG激活补体的能力远不如IgM,但也还不错。
另一种口味的IgG,在慢性感染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此时,许多免疫系统激活物很可能已经引发了大量的炎症。就像我们前面讲的,炎症尽管在抗感染过程中很重要,但对正常细胞和身体有不利影响,特别是慢性炎症。因此这一亚型的IgG专为感染后期而设,它们不会激活补体系统,这就能限制炎症进一步发展。
IgG的另一个特色是,唯有此种抗体能经胎盘由母体传入胎儿的血流。这能保护胎儿免受母体遭遇的病毒感染,而且这种保护作用还能持续到出生以后。IgG是衰减最慢的抗体,它能给新生儿建起抵抗病毒感染的被动免疫屏障,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保护婴儿,直到婴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获得充分发展壮大的机会。
3.IgA——制造粪便,保护婴儿
IgA是体内数量最丰富的抗体,职责主要是清洁黏膜。换句话说,它在呼吸道、性器官特别还有包括口腔在内的消化道里大量存在。在这些部位有大量特殊的B细胞生成IgA。IgA就像门卫,守护着眼睛、口鼻等通往身体内部的入口。它可以中和病原体,把敌人拒之门外,不让它们有机会入侵和立足。
它们是唯一一种可以从体内自由穿出黏膜屏障,铺满黏膜外表面的抗体。重感冒的时候,鼻涕里面就饱含IgA,它们会让病毒和细菌的日子不好过。IgA和其他抗体有一个主要区别:IgA的各个尾端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完全不能激活补体系统。这并非偶然:补体系统一旦活化,就意味着会有炎症。而肠道又会不停地生成IgA。要是IgA能激活补体,肠道就会一直处于炎症状态之中。这会造成疾病,让人腹泻,严重影响生活
IgA擅长攻击多个目标,并把它们黏成一团,这样这些细菌就会被鼻涕、黏液或粪便等带走。粪便的1/3其实都是细菌,都是在废物向远端移动中被裹挟进来的。一旦被裹进大便,细菌就无处可逃了。除了保护和清理肠道,IgA也能够保护婴儿。妈妈在喂养母乳时,会经奶水给孩子提供大量的IgA抗体。这些抗体随后会覆盖新生儿的肠道,让他们还很脆弱的肠道免受感染。
4.IgE——很有用,但让人爱不起来
没那么要命的、对无害物质的过敏反应,也是IgE造成的。花粉、花生、蜂螫等,都可能造成过敏。当然,IgE不是为了让你无缘无故地过敏而演化出来的,它原本的目标是抵御寄生虫、特别是蠕虫这样的巨型敌人造成的感染。
B细胞不会固定只生成一类抗体——它们总是先生成IgM,而在辅助性T细胞的请求和鼓励下,会改产其他类抗体。得了重感冒或者肠炎,需要大量抗体?那就生成IgA!肠道有寄生虫?生成IgE!伤口有大量细菌感染?生成一型IgG!病毒感染了大量细胞?生成三型Ig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