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冬日里的早晨,国际庄总能给人意想不到,分不清是雾还是霾,满地的枯叶好像在提示人们“冬天来了”,看不清几十米远处昏暗的路灯,灯光朦胧,有一个人,总是起得很早。
只听他用一贯的大嗓门跟人说着“我得在孩子们上学前把这里打扫干净”,昨晚的冬风不知又吹落了多少枯叶。遇见晨起散步的爷爷奶奶,总是慢条斯理地打着招呼“转转啊”“早睡早起身体好”......那声音浑厚而又低沉,像极了男低音,听得多了,紧张、慌张、恐惧的人们顿时消除不安,闹腾的孩子们也即刻安静下来。
就是这样一个声音,就像每天早晨叫你起床的闹钟声,丝毫不觉得吵,我会在儿子耳边轻声说“爷爷叫你起床啦!”,他就会立刻爬起来到窗边,企图寻找爷爷的身影。“上班啦?”又听到他跟人打招呼的声音。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体型偏胖,有着黄种人的忠实肤色,走路慢慢的还自带左右摇摆,像极了孩子们都喜欢的企鹅先生。总是喜欢穿一身藏蓝色的保安服,有点裹身的着装和他整个人已然成一体,看上去体态更加宽厚。大大的脸庞,让那双可以聚光的眼睛看上去更小了,忧郁的眼神总在诉说着什么故事。
老伴几年前因病去世,儿子住在离这不远的小区,但也不常来看他,本着离幼儿园近自己身体尚可的念头,在幼儿园谋了一份清扫工的活,主要是三顿饭不用发愁自己做了。每次见我都会主动打招呼,“带孩子玩呢”“大壮,要听妈妈话啊”,我会亲切地唤他一声“大爷好”。他待人和善,是幼儿园里,乃至这个小区里的老好人。
直到有一天,因为一个女人,他不再是邻里街坊口中的他......
身材高挑,上身喜欢穿花花绿绿的长款衣服,下身则总是黑色紧身裤,看背影,好像谁家新进门的媳妇儿,一点不像孩子们口中的奶奶。后来听人说,她是幼儿园大爷的新老伴......看外表,一个年轻漂亮一个老态龙钟,两个人丝毫找不到任何的共同点,这是?一个农村的年轻寡妇嫁给了一个城里的老大爷。
新来的小媳妇儿带着自己的孙子,后来也上了小区里的幼儿园,还是高价的蒙氏班。
本来,每个月的退休金足够一个人生活,幼儿园的饭菜还算可口......
大爷推着他的清扫车从幼儿园出来,前边还放着两个垃圾桶,以前他会把这些垃圾不假思索地全部倒进回收站,但这次,他从中挑出了纸箱、矿泉水瓶子......路过的一位熟人调侃“你也开始翻垃圾箱啦”,是的,这句玩笑已经不是玩笑,为了生活,他也开始翻垃圾箱了。
拾荒者02
上世纪90年代的解放军3302工厂宿舍,如果不是学区房,可能很少有年轻人,多半是快要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甚至是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了。
每次下班回家都会遇到那位约么60岁骑着三轮车的阿姨,衣衫破旧,满是皱褶的衣领,微微翘起的衣角,宽松的裤脚甩来甩去,找不到任何的归属感。背上的罗锅让她看上去更加让人心疼,皮肤还算白皙,满头的自来卷已经黑白相间,好好打扮打扮,兴许是个美人。
车上的纸箱、瓶子,甚至泡沫晃来晃去,让人忍不住想要告诉她“你的东西要掉了”,不知道这些要送到哪里,能卖多少钱,卖的钱又够她买多少生活用品。
楼长叹着气说:“这是个可怜的女人”。
父亲早年去世,作为家里的老大,虽为女儿,但她早早扛起那份重担。后来,母亲生病,卧床多年,为了照顾母亲,她一直未嫁。再后来,弟弟妹妹有了自己的家,母亲也走了。
如今,已经60岁的她孑然一身,据说妹妹过得光鲜,生活富裕,几乎走遍了全亚洲,手里却攥着生活如此拮据的姐姐的工资卡。这让我非常不解,但又无法考证:一个拾荒者,被亲妹妹掌握着工资卡,是妹妹不懂感恩,还是姐姐有着旁观者不知的可恨之处?
很多时候,看到她在那翻垃圾箱,我会等她走了再过去。她很少与人说话,拿完自己想要的东西便转身离去。许久以来,好像从未听到过她的声音,也许骨子里不爱与人说道,也许这个社会普遍的歧视感让她觉得自卑。
我把纸盒、空瓶子单独放在一边,希望她看到可以少受点垃圾箱难闻的气味。炎炎夏日,想盛一碗清凉的绿豆汤给她,“阿姨,这个可以解暑!”。只是,我也被这个社会同化了……
生活不易,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不易。
拾荒者03
忽然想起单位附近戴黑色镜框、红色鸭舌帽的年轻清洁工,他的帽檐总是压得很低,看不清他的脸,整个人似乎有些腼腆,应该是个脾气不错的小伙子。也许他的家人希望他能有一份更体面的工作,但却不想他为这个城市贡献了多少。多年前我有过一次清洁工的体验,凌晨两点多,中山路眼线一直扫到天亮,凌晨的寒风更觉刺骨,手要冻僵了,当时就想“谁再乱扔垃圾就跟谁急”。职业无贵贱,劳动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创造了多少价值。
一年多未见,不知道他的工作是否顺心,生活是否尽人意。
似乎有些跑题,却不违背我想表达的主题——人人平等。
不管是一个小区同住的拾荒者,还是路边年轻的清洁工,他们不偷不抢、不拐不骗,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在此,我想告诉或自卑或埋怨或有其它任何消极心理的他们:“请保持一颗平常心”。作为家人,不以他们为耻;作为朋友,不远离、不唾弃;作为陌生人,同一片蓝天下,愿你我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网友评论
每个拾荒者,或迫于生计、或安于现状,总之自有缘由,我个人觉得拾荒者和所有职业一样,是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自愿也好他求也罢,兼职也好专职也罢,总归干拾荒有关,文中最后一段也道出我个人对拾荒者的态度。
可有时会我又会觉得,拾荒者的心态是作为旁观者的揣摩,或许文中老爷爷翻垃圾箱时,想的是新媳妇儿的美,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也说不定,我们总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可有时也可能旁观者见之伤神,当局者冷暖自知。如我伴儿所说:人人平等是最好的回答,无需怜悯同情,也莫要歧视冷漠,他们从事的与其他职业没什么不同。
想提出建议还真是不容易呢,为了表达我认真负责的态度,我自以为是的说一哈哈,本行为纯属鸡蛋里挑骨头,可忽略:1、文中开头,冬日里的早晨,如果修饰成深秋或初冬会不会和提示人们“冬天来了”更接轨;2、“看不清几十米远处昏暗的路灯,灯光朦胧”为表达雾霾程度,个人觉得直接写十几米外的昏黄的路灯一片橙雾或朦胧不清。3、读故事时,从第一个到第二个,由于是独立的,恍惚了一下,不过读到第二句便回过神了,方知故事的独立性,这条不算建议,是我的个人感受,从恍惚到惊喜再到提升阅读兴趣。
有着黄种人的忠实肤色,宽松的裤脚甩来甩去,找不到任何的归属,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两个描写点,当然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想自豪的说一句:看见没,写这篇的是我同桌,是不是很霸气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