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常见几种情况。一种是我,一种是他。这都比较好办,常规写作。
寻虎:
还有一种是我和他,比如一对小姐妹之间的事,侧重当然是她。
寻虎:
这种作品,我就不能一味是旁观者
寻虎:
是必须要有所表现的,才会勾连,丰富,切身之感。
寻虎:
这是很多写作者忽视的。
寻虎:
比如村上的下午的草坪。
寻虎:
他写了自己的处境,然后关照那户人家的情形。相互勾连,生发出一种氛围来,以表现。
寻虎:
比如我的黑白灰,自己也是介入其中的。
寻虎:
这种介入,适度即可。
寻虎:
无论作品中什么人物,都是我,一旦成为被我观察的人,就不行了
寻虎:
这种表现也要揣摩一下,做一下功课。
寻虎:
很多人写某某人,总是隔得很远。
寻虎:
没有转换到位
寻虎:
看不见的行程
1
图书馆倒闭的那一年,叔叔无处可去。馆长允许他在房屋拍卖前继续使用,条件是周边的卫生由他负责。电停了,水也停了,这难不倒叔叔。白天他带着一包书出去,从一个公园到另一个公园,从一块草坪到另一块草坪,将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天黑后回到图书馆便可直接躺下入睡。
随着探索不断深入,城市越来越大,已不是他印象中的模样。以前城外的荒郊,如今耸起一座座小城,而小城之外,又有若干正在伸展的街区,在街区中游荡,不经意间又会见到另外一座小城。他逐渐减少了携带的书籍,直至仅仅携带一只水壶和户外旅游必备的用品,这些东西将腰包塞得鼓鼓囊囊,他甚至想买一只旅行背包带一条毯子。有一回他在野地里迷了路,在越来越难走的小路上找不到大路,竟到了一条长满柳树的大河边,此时已是深夜,若不是恰好有一辆小型农用车路过,当晚只能在河滩上露宿了。那位好心的司机给了他一盒饼干充饥,送他到了城市中心。
寻虎:
随着探索不断深入,城市越来越大,已不是他印象中的模样。以前城外的荒郊,如今耸起一座座小城,而小城之外,又有若干正在伸展的街区,在街区中游荡,不经意间又会见到另外一座小城。他逐渐减
寻虎:
你要跟着他一起走
寻虎:
否则就会直奔某个事件
寻虎:
他就变成对象
寻虎:
他成了空心人
寻虎:
要知道他就是你,你也是你。
寻虎:
看到一张桌子,都是成就一个你。何况是一个人呢
寻虎:
没有这些事物,你就什么都不是。
寻虎:
那是真正的空心。
寻虎:
就像一台没装任何程序的电脑
寻虎:
只是有一个操作系统,什么也不成为。
寻虎:
裸机
寻虎:
所谓原初,就是物我不分的原初。
寻虎:
@竹 早
寻虎:
他是他,我是我,这已经对象化了。
寻虎:
这个原初是我们在世界上每时每刻的底层发生的,不是说我要怎么看待。
寻虎:
而是它每时每刻就是这么发生的,在意识干预之前,业已发生,否则意识指向那里呢?
寻虎:
按照现象学,这个意识对象首先就要有,什么提供的呢?
寻虎:
原初提供的
寻虎:
否则看东西,是没有对象的,凭什么桌子成为你的对象,而不是本能?
寻虎:
人的眼睛和大脑和动物并无根本区别,不形成对象。
寻虎:
就像电脑摄像头是不形成对象的。它记录的就是数据,它不会知道“对象”
寻虎:
所以说原初的意象是那个基底
寻虎:
听起来可能比较难懂。知道意思就行了——不能有分别心,万物都是在心的舞台上
寻虎:
表现就不能对象化,而是展开。展开,你的大脑和手,语言,必然是追踪它的轨迹,这就是契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