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早晨
东方破晓,朝阳入窗,清晨五六点的上海天空已完全大亮。临街行车的喇叭、黄埔江上的船笛、人语嘈杂的街道……声响混杂悠长不断,远远传来,打破了黎明短暂的宁静。上海,这座最为发达的摩登之城遂渐渐开始了一天的繁忙。
人潮汹涌,节奏飞快是上海的主流,风驰电掣的城市铁轨早已正常运行,自如吞吐着赶早上班的人群。弄堂巷陌,到处都是上班族单车交错的奔波,比肩接踵,人影重重。掠过高楼林立的大道,一条背街小巷通往农贸早市,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其他下线城市落魄困顿的老城区。低矮旧楼被雨水洗刷成暗色,路边店面招牌残破不全,似有时光倒退30年的颓败气息,时光变迁委实与这上海滩的繁华大相径庭。
深入弄堂,人口密集,灰白混凝土小楼连城两排,夹道长廊狭小拥挤,到处都是浓重弥漫的市井气息,熙熙攘攘往来穿梭,皆是烟火升腾的味道。居民楼阳台堆满生活杂物,晾晒各式衣服,摆放凋谢的植物偶有新绿生发。街道行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老人推着婴儿,在汽车开过的噪声中缓缓走动;家庭主妇提着装满食材的塑料袋神色匆匆走进农贸;路边修理铺生意了了,男子卧躺竹椅闭目养神昏昏欲睡。
街市热闹非凡,各地小吃门店比邻而居,供应着早餐和美食。行色匆匆的打工人快速购买快速打包,打尖驻足,都使此间生意默默兴隆,家家门店之间,竟丝毫没有徒有虚名苟且度日的颓败气息。
上海生煎,本帮美食,一家摊位开业伊始,门面两旁鲜红的捧贺拉花还在摇曳,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和憧憬,扩音器里频繁播放促销和音乐,吸引着客流驻足,拉扯着生意热火朝天。
街转角,一处蜗居在勾栏瓦舍的不起眼老店,售卖酥饼和甜品。朴素的门面,残损的橱窗,被雨水冲刷得即将消失了字迹的店招,破破烂烂若隐若现,然则却掩盖不了生意的爆棚火热。远远看见门庭若市,如火如荼,当属弄堂里明星般的存在。长龙般排队的人们络绎不绝,各行其是。年轻小伙耷拉着脑袋,扣着耳机,嚼一块口香糖,一边刷着手机,一边挪动脚步,神情松弛喜上眉梢。两名女子前后排队,他俩扭头攀谈,神秘兮兮肆意闲聊,面庞开朗满溢,嬉笑不止,神情充盈奔放,毫无意恐上班迟到的焦躁。一个子不高却西装革履的青年人,略有少白头,应是白领,他刚刚挂了电话又抬手看表,似乎碎碎琐事让他谆谆不安,紧张的情绪写在脸上。一位沧桑老人排在其后,提着购物的塑料袋,穿着宽松,悠闲自若,腆着肚子垫着脚紧盯窗口,目光如炬,不时等待着脚下向前移动,上海话侬软难懂,只听见老人频频提醒她前面低头的人,示意向前补位。队伍最后一名身姿婀娜的摩登女郎,穿旗袍,手腕挎着小包,黄发长睫,玉面红唇,妆容精致,她微笑着向前面低头的学生装女孩提示补位,吴侬软语尽显优雅,同时也跟随众人不慌不忙小步缓缓前移。门店的店员们也已手舞足蹈,对如此火爆生意也是见怪不怪,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提升效率,为焦急等待的客人们节约时间。
凭借上海风味的独特,本地酥饼在周遭来往居民心里已经根深蒂固,这意味着舌尖美味与品质风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和记忆,纵使店面破损,也不难撼动人们趋之若鹜追求美味的坚强决心,也许门店可以荡然无存,那份情怀却是丝毫不差,这是对一种天真憧憬的重构,长成了不变的基因。
路过一个社区,镂空院墙,沧桑老旧,墙面粉漆剥落,悬挂一幅幅黑白照片复刻作品。是往日上海滩旧貌:底矮小楼,哥特式建筑;南京路步行街车马拥挤,挑担、步行的路人身着长衫,神情木然;城隍庙排楼古朴,飞檐翘角,豫园竹茂出墙,一片生机,其中人步履轻盈,行色匆匆。
沟沟岔岔的水系皆是黄浦江的支流,朵兰河更不用说,它在晨光中平静无波,闪烁隐隐波纹,呈现出闷浊的灰绿色。河畔绣球般的白花灌木,迎着阳光绿意融融,花团锦簇,足以展示城市植被覆盖的坦率。
上海,地图上形如狭小果核,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方城市。身临其境感受到的不仅是商业体系的繁华隆重,而且拥有清雅的高标准审美。黄浦江岸十里洋场的异国风情,出神入化的各式雕琢,宫廷式高贵的尖顶设计,高层叠起的摩天大厦,傲视群芳的上海中心,沧桑质朴的东方明珠……委实都是这座摩登之城奢靡繁华的见证。抵达此地,连连惊叹于它所带来的目不暇接和内心震撼。然则上海这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工作节奏氛围之下,仍然掩藏着洋溢东方复古美感的意味。
豫园葱郁,院锁青春,比邻的排排东方园林式木质楼阁看似古色古香,蔚为壮观,徜徉其间,金银首饰、奢侈箔品却是琳琅满目,氤氲着浓重的商业气息,欲与复古关联煞是突兀和跳跃。尘世烟火安稳富丽的气氛,才是人的乐园,在繁华日益摧毁古典的地盘上,偶有一片徽派建筑林立的区域,艰难中保留了白壁灰瓦,快节奏的反复洗礼后,留存的中式江南特色格调已摇摇欲坠。蜗居的弄堂瓦肆,尽管在勾栏瓦舍里沧桑颓败,却散发出竭尽全力的芳香,知道自身在时间剥落中山穷水尽,却以死亡的形式依然存在,偶尔存在一个装修艳俗的酒吧,妄想用过时的灯带和信笔涂鸦的写照营造特异的氛围,引人光顾,如新瓶装旧酒,早已不那么新鲜。断绝改造的通道,以不进则退的方式在这繁华喧嚣的主旋律中苟且坚守,人迹所至,也只能有所妥协,勉强以白色涂料粉饰周身,小心翼翼地呵护中式古朴风格的体面,维持着魔都背后应有的古朴幽闭,甚是执念和不易。
中式的古朴承载过一个漫长的时代,见证了从古老到摩登的变幻,时至今日,上海无数次充当门面举办国际赛事和大会已屡见不鲜,可基因里的中国古典却已然被推向了岁月的深处,推入了恒久的虚空。上海,古典式建筑几乎没落,现代高楼比肩接踵,舶来文化茵茵日盛,古典的上海已堕落成空,风格韵味也完全从江南水乡的传统序列中悄然脱离和湮灭。繁荣虽在,雅致无存,就像草上的假花,草已枯干,花艳而无生机。
遵循计划起个大早,六点钟穿梭城市,绕街区长时间步行,农贸街市的烟火气息欣欣向荣,都市的繁华和颓废也尽收眼底……朝阳日盛,满头汗滴,坐在街角吃早餐,一碟生煎一碗热粥,参杂莲子,感觉清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