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海人生 走向成熟

作者: 拾荒旅者 | 来源:发表于2022-11-27 14:35 被阅读0次

    看过电视剧《风声》、《暗算》,了解麦家是一位擅长写谍战小说的作家。但真正开始阅读麦家的的作品却是小说《人生海海》。说实话,对这本书的兴趣也源于书名。身在福建的我,懂得这是一句闽南语,意思是形容人生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复杂多变,无法预测。

    还记得从当当收到书的那天晚上,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读完以后,才明白作者之所以将这本书命名为《人生海海》,其深意在于人生如海,它是流动的复杂的,它不会一成不变,正如麦家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这是一部麦家封笔八年,用了五年时间写出的作品。作品中塑造了一位上校,他一辈子的经历起伏跌宕,当过白军,参加过红军,当过军统特务,后来还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回到生活中,他当过木匠,还做过医生,可惜,练就十八般武艺的他,却终究无法抵挡时代和命运的造化弄人,最后还是疯了。作品封面的一句话: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这句话像灵魂一样贯穿了整个作品。

    记得那晚读完之后,掩卷良久,对书中两个问题的思索,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其一、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是一位怎样的人?

    上校算得上英雄吗?我认为应该也算是吧。罗兰•罗曼有两句有名的话:“真正的英雄是明白世界的残酷,也遭受了社会带给他的苦难,他依然能用心的说“我热爱这个世界,我愿竭尽所能去为我的世界而好好战斗”。“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校的一生应该说这两句话不谋而合。

    命运有时是残忍的,但时间永远是仁慈的。这是我们在承受人生所有的不幸之后,却依然心存希望的原因所在。宫崎骏曾说:“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很多时候,即使生活不易,大多数成年人人的生活也都是处于一种“一边想死一边却努力活着”的状态。因为人生海海,你想逃避却躲不开,你渴望却得不到的东西太多。这样的情况下,你必须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去了解和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路,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在这样一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各种焦虑、不安、抑郁甚至放弃生命的自杀,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成年人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我想,生命的负累往往源于未能成熟地面对自己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误解,由此对自己生出太多的压力、抱怨和误解,由此嬗变成生命中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和奋斗,那是人生的弯路,因为你转了一圈,你发现自己却原来还在这里徘徊。学会了解自己,面对自己的所有优缺点,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接纳和拥抱那个并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最终找到了与自己和平共处的生活方式。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如是。

    其二、一个男人应该怎么样才算真正成熟?

    作者麦家第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了“父亲”与“故乡”。他在《人生海海》中塑造了两个父亲,一个是他现实生活中的父亲,另外一个就是虚拟中的上校,也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父亲。这与作家麦家的成长历程是有关的。

    麦家本名蒋本浒,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村庄。因为家庭出身问题,麦家从小就生活在身边人甚至老师的歧视中,小学参加运动会夺冠,不但不被认可,反而因为他是冠军,而被老师取消了这个项目。他躲在角落里抽泣,却被同学拳打脚踢。12岁那年,因为同学辱骂他的父亲,他不服反抗,遭到同学的围堵,结果父亲闻之而来,不由分说当众狠狠打了他两记耳光。就这两巴掌,让这对父子间的亲情从此筑起一道高墙。此后,他没再喊过父亲。就这样以后,他痛恨自己的父亲,恨所有欺负自己的人甚至故乡的一切。1981年高考,麦家考取了远离家乡的一所大学,从此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麦家。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在外面给家里写信,抬头只写母亲,不提父亲。

    20年后,当年那个备受欺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了中国知名的作家。2008年汶川地震,麦家到了现场,在现场他遇到了一个与他父亲年龄差不多大的老人,正抱着一个孩子嚎啕大哭,他心里感到酸楚。天灾震碎的土地和人,深深刺痛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亲。从灾区回去后,他做了两件事:一是连同他的作家朋友,筹集千万资金,为灾区捐建小学;二是决定返回离开了20多年的故乡老家,去看看他已经冷战了近20年的老父亲。

    于是,不久后,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他回到了故乡,他迈入老宅门槛时,父亲正坐在东厢门前的躺椅上抽烟。80岁的老父,抬眼看了麦家一眼,问:“你找谁啊?”麦家喊一声“爹”,报出自己的小名。父亲只是低头抽烟,没有任何表示。麦家愣了,原来,此时的父亲已经患上了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他已经不记得任何人,包括眼前的儿子。经历了汶川地震的麦家,几十年来跟父亲的心结一点点被打开。可当他再开口喊出那声“爹”的时候,父亲却已经忘掉了一切。他没有留给儿子任何和解的机会。之后的麦家,不论工作多忙,他都会抽周末回去陪着父亲。他希望自己的父亲或在某一刻能清醒过来,原谅自己。可惜天不从人愿,他终究没有等来这一刻,2011年的一天凌晨,父亲辞别人世。麦家得知后在电话的那一端放声痛哭。父亲去世后,他封笔沉寂了八年之久。

    其实很多男人在还是男孩的时候,只是渴望被父亲爱与认可,可是,当爱没有被满足,没有得到回应,他便感觉到自己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于是恨便随之出现了。这样的恨终究源于爱,血缘是最强大的亲情纽带,男孩的这种恨,其实只是在等待有一天父亲会用他一直希望的方式来爱自己。但成人的世界里,父亲的困难在于有他需要面对生活所有的问题和世界的复杂,他也许并不懂你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很多男孩直至成人后可能还无法与他的父亲实现和解。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和他们的全部,孩子接收生命和父母随之而来的倾其所有的给予,但父母是唯一的,这份给予也包括父母的缺陷和不足,对于身为接受者的孩子来说,这是唯一选项,这也是是孩子终其一生永远不可能平衡回报父母的付出的原因所在。

    在一个男孩长成男人的过程中,与父亲的和解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自己的存在有一半源于父亲而来,除非和父亲和解,否则你无法和你自己和解。

    贾平凹《关于父子》中这么写到:“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多年以后,当这个男孩终于长成男人,身处父亲的位置面对这复杂的世界,感受生活的诸多烦恼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当年的荒谬,他明白了,不管当年的父亲做了什么,也许在当时的条件局限下,那就是他唯一能做到的爱自己的方式。生命中的某一刻,他终于想通了这一点,于是便会如打通任督二脉一般,豁然开朗,心生感激。这便是与父亲的和解所带来对生命新的感知。而这一刻,他终于成熟了,与父亲的和解也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人生在世,或许命运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热爱生活。《人生海海》这本书,不同的人读来有不同的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也许多年后,我再次拿出来阅读时,也许会有另一番新的感受吧。

    海海人生,“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愿我们都能好好活着,用最大勇气去做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海人生 走向成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dc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