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烟民来说,戒烟是不可能的。哪怕知道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大部分烟民都会说戒烟太难了呀!戒烟难,或许只是你没有用对方法!
福格在《福格行为模型》一书中指出:
福格行为模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行为改变。
对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内容阐述,可以看上期读书笔记文章。
这一篇我们来看看如何实践福格行为模型。福格给出了一个探索终止习惯的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 写下3个你想要停止的习惯。尽量写得具体一些。比如,要写“终止午餐时买汽水”,而不是“终止喝汽水”。
2. 对每一个习惯,想出3种可以消除(或避免)提示的方法。如果什么都想不出来也没关系,继续下一步即可。
3. 对每一个习惯,思考可以增加难度(能力)的方法。
4. 对每一个习惯,思考可以削弱动机的方法。
5. 对每一个习惯,从步骤2到步骤4里选出你的最佳解决方案。
6. 把解决方案付诸实践。
对于重度烟瘾烟民来说,戒烟应该也是非常想要终止的一个习惯了。那我们根据福格的探索终止习惯的方法,来探索一下终止抽烟习惯的方法。
1. 列出目标: 终止抽烟的习惯,再具体一些,就是“终止吃饭后抽烟”。
2. 消除提示:对于能引起这一习惯的实物、味道、动作等提示要想办法消除或避免。
1)实物提示:吃饭前把烟、打火机、烟灰缸放到卧室,而不是随身携带或放在餐厅随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2)味道提示:吃饭前把有烟味的衣服换掉、餐厅客厅开窗通风或喷空气清新剂去除烟味;
3)动作提示:吃饭后去刷牙或嚼口香糖,去除吸烟时的动作提示。
3. 增加难度:可以从成本、获取等方面增加这一习惯的难度。
1)增加抽烟成本:增加抽烟成本,比如把购买烟的费用给到监督人,每买一包20元的烟,相应提交200元、2000元戒烟基金;每抽一次烟要做一项家务活或做一组高难度动作;
2)增加获取难度:把烟、打火机放到不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装进带锁的盒子锁起来放到床底;比如把烟交给监督人,每次抽烟需要背诵多少位圆周率征得监督人同意后获取;比如买烟需要跑步到5公里远的指定超市买。
4. 削弱动机:削弱因为压力、提神、无聊、应酬等抽烟动机。
1)压力大:很多烟民抽烟是因为压力大,认为抽烟可以缓解压力。所以平时要坚持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在感觉有压力时,就地做几个俯卧撑、击掌等动作来缓解压力;
2)想提神:在感觉犯困时很多烟民也会抽烟。除了每天保持作息饮食规律以外,在确实犯困时可以喝杯咖啡、喝杯茶、擦点风油精等来提神醒脑。
3)无聊时:很多烟民是因为无聊、空虚、寂寞才抽烟的,那么平时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就非常有必要了,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画画、冥想等,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
4)要应酬:应酬时对方递过来的烟似乎很难推辞,那么可以提前告知你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你已经戒烟了,在应酬时也可以明确告知你不抽烟了。
5. 挑方案:从2-4步骤里挑出你认为最适合解决方案,比如从你决定戒烟的那一刻就扔掉所有烟、打火机、烟灰缸彻底消除提示。当然也可以几个步骤结合着使用,只要能帮助你终止习惯又适合自己就可以。
我的老父亲,一个每天要抽2包烟以上、具有40年烟齡的老烟民,居然用7天时间就完全戒烟了。当时我在电话里听到我父亲说他把烟戒了,简直不敢相信。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把所有烟都扔了!
当然,我知道我爸戒烟的动机特别强。他自己总是干咳,我带他去做全身检察时医生说我爸有轻度的肺炎,这都是因为抽烟身体亮起红灯了,为了他的身体健康着想,我就提议说要不把烟戒了。
更重要的是我爸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隔壁村的叔叔,因为身体原因住院了,医生建议我叔叔戒烟,刚好两个人都在同一时间段因为身体原因被建议戒烟。
然后两个人就约定一起戒烟。期间他们还找了我叔叔的孙女做监督人,他们俩戒烟,叔叔的孙女则戒玩手机,三个人互相立下赌注并且互相监督。
就这样,我的老父亲,40年烟龄,7天戒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