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录取结果陆续放榜,让辛苦十二载的学子和家长们终于盼到了头。可是对于前赴后继的后来者们,却是望洋兴叹,不知道高考这趟“汪洋”该如何渡过。尤其对于新高考改革的新高一学子和家长们来说,面对新高考的政策不熟悉,未来的升学路径不清晰,总是提心吊胆。
新高考撞上新高一,家长们该如何及早科学为孩子“铺好路”呢?
对于当前暑期备受煎熬的“准高一”新生和家长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文理不分科,选科结合自身特长+大概率科目
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中,最受人诟病的就是文理分科,让很多孩子在文理选择上徘徊不定。好了,现在新高考带来了选科组合。但也受到很多教育人士的质疑,说好的通识教育呢?对于高一的孩子来说,怎么就知道选择某一个科目呢?
对于第一届“吃螃蟹”的新高一学生和家长来说,确实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去选。如果孩子有特长,最为理想的办法还是根据特质、特长来选择,这也是改革的初衷,只有最适合孩子的科目,乃至未来的专业和职业,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可问题是,没有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对于绝大数孩子来说,并没有显著的特质和特长,该如何选择?!
我们从2017年在浙江省招生的约1400所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中,窥视到一点倪端。据统计,在浙江省7门选考科目中,考生选物理即可报考的专业(类)达到91%,其次化学达到83.5%,生物达到68.8%,政治达到59.7%,历史达到62.8%,地理达到60.9%,技术达到70.6%。
不过物理不好的孩子也不要伤心,在2.37万余个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而且选考科目符合1门即可报考,对于2017年的高考生选考任何3门,至少可以报考约66%的专业(类)。
但是,对于三年后的新高考学生来说,卓越志愿专家建议还是要提早动手,确定好符合孩子自身特长和高校大概率选考科目更为保险。
多元化升学路径,打开视野做最优组合
对新高考有“狼来了”心理的家长来说,也不要过于担忧,无论是新高一的选科,还是将来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改革,相信会随着实际的工作进程,官方和高校会出台具体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面对国际化的升学路径,希望家长们一定要打开视野,给孩子多元升学路径设计和考量。
比如:高一就可以开始准备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考模式,是给孩子多一种升入北大、清华、上交、复旦等顶级名校的机遇。对于诸如像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新兴大学,招考模式多采用综合评价模式实行,给予孩子在高考成绩之外,多元化展示机会,家长应该放长眼光,给孩子多一种选择。
简单来说,六选三就是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的等级性考试科目。等级考考试成绩将通过等级制等方式折算,计入高考总分。
问
北京高中生学科考试的形式和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
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学生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参加。
合格性考试:体育与健康合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
问
合格考与等级考的考试成绩怎么计算?
答
合格考的成绩只分合格/不合格两种。
北京: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为若干等级。等级根据原始分划定。
参加本市当年统一高考考生的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将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
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北京计入高考总成绩方式另行制定。
以上海为例:考试成绩根据人数比例,由高到低分共五等11级,对应分值如下:
所选择参加的三门等级考成绩按折算后的分数(上海满分70分)计入高考总分。
问
等级考怎样划定人数比例?
答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
问
不同选科要求的专业数量各有多少?
答
以2017年上海市为例:不同选课要求的可报专业数量统计如下:
问
高校对等级考单科成绩有额外的要求吗?
答
根据2017年的招生目录,6选3试点当地高校均未对考生的成绩考成绩提出单科要求。外地优质高校也几乎没有要求。具体请参考当年的《招生目录》。
问
高校录取时,会对考生选考科目有偏好吗?
答
答:考生根据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填报志愿时,本人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1门与拟报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一致,即满足填报该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
对于不限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考生在填报时无科目限制。
对于同样在选考范围内的科目,考生不管是选了哪门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优先录取的情况。
问
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选择?
答
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学科特长和未来的专业规划,结合下面两张图进行选择。
1.根据大学专业指定学科做出选择:
2.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
更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ifangjiaoyu或微信搜索:艾方教育,在这里有专业的老师与您分享教育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