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真的很难让人快乐。最可怕的不是工资低,而是看不到希望。
大量而有压力的低水平重复工作,让我觉得自己无法获得长线成长,没有上升空间,这种“高频重复噩梦”使我处在极度的职业倦怠中。
由于早期没有人生愿景和职业规划,匆匆忙从事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觉醒太晚,以至于现在的自己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人脉和资源,为了谋生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这样,我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无奈,无力。
周末按照单位安排去听了“中国梦,劳动美”的巡回演讲,本以为都是些大话套话,学不到什么东西,可是这场演讲却超出了我的预期。
演讲由全集团公司的优秀工作者讲述了很多普通铁路人的故事。他们中的大多数和我一样做着重复单调的脑力或体力劳动,有的人常年在偏僻的山区车站工作,可是他们却感受到深层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思考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才能让自己更快乐。
一、在工作中寻找使命感。
人们有选择工作的权力,但实际情况却是选择不多,或是根本没有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被负面情绪包围,就需要在工作中寻找使命感。
哈佛大学心理学老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中写到:
“无论是首席执行官还是职员,医生还是汽车销售,每个人都可以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从而获取更多的幸福感,让工作变成使命而不是简单地打工。即使在最受限、最乏味的工作中,员工一样可以为工作赋予新的意义。
在一项针对医院清洁工的研究中,一组人觉得他们的工作就是打工,无聊也没有意义;另一组人则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工作时很投入。第二组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创造性,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把医院员工和病人的舒适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从整体上来说,这些清洁工看待工作的高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他们不只是倒垃圾和洗衣服,正是他们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康复。”
我们对工作的认可有时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正如这次演讲的一位职工,他的工作是打扫车站候车室的卫生,他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够给车站、给乘客带来真正的改变,比起那些不认可自己工作的职工,他也更容易获得深层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二、设立目标,打磨自己,持续精进。
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职场作家赵晓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一位资深财务专家C总的职业经历。C总的第一份工作是普通的仓管,她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除了在学校里学的会计专业,她所知甚少。
C总说:“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在仓库做着繁杂重复的工作,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必须加紧学习提升自己,未来才有更好的出路。”C总当时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拿下注册会计师!
从决定报考到拿到注册会计师,C总用了足足八年的时间,这期间她成为一名母亲,但不论生活多累工作多繁重,C总每天都坚持3-4个小时的专业学习,不论多晚,她都坚持学习3-4个小时之后才上床休息,那个时候往往已是夜里两三点,一天的休息时间只有四个小时。
C总说,其实人的弹性很大,惰性也很大,当你真的习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你会发现你一天会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把这个时间集中精力做任何一件事,想不成功都难。
那些看起来华丽的转变,并非轻松和愉悦的,背后是想象不到的艰辛,以及漫长的时间。现状无法马上改变,如果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有耐心,付出加倍的努力,死磕自己,持续精进。
三、转移兴趣点,丰富生活。
如果工作不开心,暂时又没有办法改变,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是接受现实,接纳自己。工作不能带给自己足够的动力,那就在工作之外先去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比如摄影、运动、乐器、旅游、书画、多学一个拿手菜也不错。关键不是学什么或者玩什么,而是每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都能让自己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而这股积极地情绪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进而让整个人呈现出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
以上这些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也许是我早就知道的,只是听了集团公司的演讲之后把它整理出来。仅仅知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践行,极致践行,在实践中反复磨砺。缺少践行也许就是“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吧。所以还等什么,马上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