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是一艘航空母舰,那么即将召开的党的“19大”,相当于航母的什么部分呢?
喜迎“19”大 做好学生引路人相当于舵手的导航。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培育靠老师。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探访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可以说, “引路人”将是21世纪“好教师”的新标签。可这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吗?
先讲故事,故事来自于这位校长的博客。
喜迎“19”大 做好学生引路人那年我接手一个新班级,这个班很特别,因为很多孩子吧,真的很“特别”,三年级的学生了,不会“坐”,青蛙一样蹲在凳子上,蹲就蹲吧,他还要动。三只铅笔,四块橡皮,五支修正带,就这几样东西,搬来移去,他可以鼓捣出一场战争。
自从接手了这个班,我上课就不敢幽默了,因为总有孩子抓住一点“幽默“不放,无限放大,大声喊叫,吸引所有人注意,我的课就没法上了。
对这个或者那个孩子,耐心劝说,没用。严厉批评,没用。下课时,促膝谈心,没用。奖励诱惑,没用。“把你爸爸叫来”威胁,还是没用。
那段时间,我的教育幸福感落到了最低谷。最严重的时候,到了教室门口,都不想走进去,有严重的抵触心理。
好在,不久之后班主任陆白琦“拯救”了我。托她的福,我终于可以安然地度过40分钟了,并且课上还能有效地讨论和交流了。
喜迎“19”大 做好学生引路人为什么经验老到的蒋老师会被一班小学生搞到濒临崩溃,而年轻的陆白琦却如女王一般,坐拥有所有孩子的喜爱?
因为陆白琦了解孩子们。
大家应该感觉到了,现在的孩子,真的和过去太不一样了。
对此,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提出了“大都市症”的概念:
他说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孩子,生活在声、光、画高强度刺激里的孩子,生活在万般宠爱高期望值里的孩子,作为“教育对象”,他们情感、性格、行为会有些“另类”:早熟、伪个性、好动、自我中心、疏懒、自私、热情,而且难以改变。
太多在学科上优秀的老师,面对这样的班级,束手无策,被忽视,被捉弄,被侮辱……对这些“另类”,陆白琦怎么说呢?
喜迎“19”大 做好学生引路人你别看他很有观点很有个性的样子,实际上他很脆弱,他对别人的意见很敏感。他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但在行为上,他总是反着做。
她学习确实很好,很自觉,但是她对班级的事情不热心,这种自私让她交不到朋友。
他就是懒惯了,你不批评他,他压根儿不往心里去。
陆白琦确实会观察孩子懂孩子,她观察分析,只是为自己的教育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起点,至少让自己的表扬与批评更“准确”一点。
她的表扬是有点儿“夸张”的放大镜,一点一点,把孩子心里的正能量放大;她的批评如同锋利的手术刀,一定是在孩子最纠结最彷徨的时刻直抵内心。
最让孩子们喜欢的,是陆白琦积极营造精神生活。她让孩子在歌声中进午餐;她会带孩子去纯真年代书吧;她会鼓励孩子通过班级报纸发表“尖锐”的个人意见,并努力践行去改变;她会让孩子去策划各种文艺演出,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台。在陆白琦的班级,孩子们是有精神生活的,这是最宝贵的,这种精神生活将陪伴孩子一生。
我觉得吧,陆白琦老师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引路人”的具体样子——始终引领着学生学习,既展示生活前景的美好,又以极大的热情激励后来人。
为什么提倡做“引路人”,而不是园丁或者红烛?
因为园丁按照一套标准,统一修剪树苗 ,这无疑与创新相悖;红烛燃烧自己,无私奉献到悲壮,却静止不动照不了远方。 而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教育必须面向未知的未来;
喜迎“19”大 做好学生引路人那么“引路人”的形象呢?
漫漫长夜,跃动的橘红火光,他模糊的身影始终在路上,在前方,星星点点汇聚成地平线上光芒万丈的太阳。
喜迎“19”大 做好学生引路人如果你也喜欢“引路人”,请和我一起举起右手,高擎火炬,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党的“19”大,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