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说书评(1)

漫说书评(1)

作者: 若茗2023 | 来源:发表于2020-11-13 18:00 被阅读0次

有人说,书评是“我”和作者、出版商的一种“隔空对话”。它一方面来源于被评书籍,分析书籍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来源于书评者本身。

书评者自身的阅历和文学素养,会对此书有感悟,有升华,有更深的洞见,从而形成书评独立的思想性和价值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书评更偏重于“评”,在读中品评,收获到新的认知。

而能让书评者和作者拉起手来的,也只有评读了。

评读是切入书评的一个重要阅读方式。其过程可以分为评点、评析、评论和评说四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一本书,抓住作者的观点。打开一本书,最好能一气读完。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情节,了解了这本书的基本层次,知道了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来告诉我们什么,他在书中表达出来的观点,就是主题。

主题是贯穿一本书的主线,也是写书评的灵魂。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才可以坐下来,和作者促膝而谈。那么,怎样才能在初读中抓住作者的观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观点就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是他想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或者想通过这本书帮助读者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使命。因此,我们在初读的过程中一一解决以上的问题,也就对全书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接着,我们要去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书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而这种感情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了解。

以一篇文章为例,如《小石潭记》,如果不去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会把这篇文章看成是一篇表现闲适风雅生活的游记。其实当时的情况是作者被贬,心中充满忧伤,想把这种寄情于眼前的山水。知道了这个背景后,我们重新来读,感觉会不一样。

第二步:找到作者为了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而设计的主要情节。一株景观树自有其特有的形状和姿态的。或是挺拔高耸,或是俯仰生姿,最终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都是园丁。一本书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不忍释卷,欲罢不能,最终的决策者不仅仅是作者,还有书评者。

相关文章

  • 漫说书评(1)

    有人说,书评是“我”和作者、出版商的一种“隔空对话”。它一方面来源于被评书籍,分析书籍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来源于...

  • 漫说

    从前的六月,是我最骄傲的时候,后来的六月,我不愿去回首。 一遍遍告诉自己,你值得,值得更好的,不要去将就。断开一切...

  • 漫说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你想出人头地还是平凡之路。 每个人都有不同选择,有的人就是想百尺竿头,有的人平凡度过一生。 无论...

  • 2018-06-12

    漫说文化丛书。

  • 漫说捡菌子

    漫说捡菌子 ...

  • 散文:漫说过年

    漫说过年 ——写於2013年春节 ...

  • 漫说信仰

    在火车上,一个老外和一个老师坐在一起,旅途中信仰基督的老外问这个老师,你的信仰是什么? 这个老师没有经过思索直接答...

  • 漫说筷子

    小时侯,奶奶让我猜过“嬤嬷家里一盆蒜,一日摘三通"的筷子迷语,也曾目賭在自己受惊发烧时,奶奶在盛水的碗中竖筷孑...

  • 漫说“扯淡”

    “扯淡”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无疑是一个高频词汇,其强韧的生命力,远非时下的网络语言可以比拟。这个词汇适用于多种...

  • 西行漫说

    这几天我发的西行四漫,引起不少同行的关注,尤其触及西部教育的话题,有不少老师给我留言和跟帖。关注西部教育,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说书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rb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