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书评是“我”和作者、出版商的一种“隔空对话”。它一方面来源于被评书籍,分析书籍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来源于书评者本身。
书评者自身的阅历和文学素养,会对此书有感悟,有升华,有更深的洞见,从而形成书评独立的思想性和价值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书评更偏重于“评”,在读中品评,收获到新的认知。
而能让书评者和作者拉起手来的,也只有评读了。
评读是切入书评的一个重要阅读方式。其过程可以分为评点、评析、评论和评说四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一本书,抓住作者的观点。打开一本书,最好能一气读完。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情节,了解了这本书的基本层次,知道了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来告诉我们什么,他在书中表达出来的观点,就是主题。
主题是贯穿一本书的主线,也是写书评的灵魂。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才可以坐下来,和作者促膝而谈。那么,怎样才能在初读中抓住作者的观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观点就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是他想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或者想通过这本书帮助读者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使命。因此,我们在初读的过程中一一解决以上的问题,也就对全书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接着,我们要去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书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而这种感情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进一步了解。
以一篇文章为例,如《小石潭记》,如果不去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会把这篇文章看成是一篇表现闲适风雅生活的游记。其实当时的情况是作者被贬,心中充满忧伤,想把这种寄情于眼前的山水。知道了这个背景后,我们重新来读,感觉会不一样。
第二步:找到作者为了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而设计的主要情节。一株景观树自有其特有的形状和姿态的。或是挺拔高耸,或是俯仰生姿,最终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都是园丁。一本书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不忍释卷,欲罢不能,最终的决策者不仅仅是作者,还有书评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