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在藏文中译为经书,据传是村外晚不远处坐落着「石篆天书」而得名。
待在雨崩多一天,心情也就多平静一些。
01 神瀑
众人大多是有目的性的前来,能以最少时间抵达最多徒步路徑为其目标,这也就是为何在此多续留一日的我必须在今早与他们道别的原因。
多的一日,与其说是缓解脚上疼痛,不如说是想继续待在这极慢的世道中享受如此难得的寂静。
扎西德勒,在藏语里有祝福吉祥之意。
道一句吉祥也是打开早晨的第一件事。其二,倒上一碗酥油茶,吃上一口青稞饼便后继续踏上旅程。
从下雨崩出发到神瀑,约六公里的距离,也可能已修建石板路的原因,爬坡路段意外平缓许多,比起冰湖段约能省下近一半的时间。
受到上海零零后小妹邀请后便加入新一徒步队伍。其十余人形形色色,偶有闲谈交流,但多数时间则独自沉浸在山景。
神瀑之于冰湖而言对藏族同胞更具实际意义,尤其是在接近转山节的这几日向此地遽增的外地藏民与摆满在朝圣路上烧香台的果物便可得知。
外地游客与藏民服装上便有极大的区别。
「游客」通常按照所谓的「攻略」,是沿着神瀑旁玛尼堆群至瀑布支流顺时针绕三圈而行,相传有祈福之意。藏胞则手持转经筒与佛珠持续地对着瀑布主流进行诵经朝拜动作。
可以解释在「游」与「信」二字之间对于造访此地的人们心中分量不尽相同,也亦无对错之分。理解,并尊重即可。
也因万物生灵的说法在故乡台湾也时有所闻,如同会为山神、河神、石头神等立庙烧香,因此对于此相似信仰我并不会产生过多的陌生或是神秘感。
临别前在山腰的处旁亦堆栈了一座玛尼向神山神瀑致意。
02 笙歌
雨崩最累的路段是什么?不是冰湖,也不是神湖,是当回村后还需往返上下雨崩的煎熬。然而,当双膝与心肺功能在不断挑战新的极限时其实都不会多想。
一个人的出行总是有很多意外惊喜,如同遇见上海零零后的小妹。
十年前的我是否如此,读大三那年第一次自己踏上欧洲大陆,对于新事物的期待充满新鲜感的心态,那是初衷,对于未知世界的热爱。
一场饭局,一口热酒,陌生人们为另一女孩庆祝一生一次的三十岁生日,来自八方,甚至远至对岸的我无违和的融入环境,或许这样的熟悉与陌生感最适合人敞开心扉。
三十岁的我又在何方,这一夜后我仅坚信,我们虽然难以掌握未来,却能把握当下。
明天过后众人又将四散各方,有人问到,「不会感伤吗?」,然而对我来说早已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别离,过往在海外游学也好工作经历也正好皆是如此。
其实人生就像这场徒步一样,刚开始一个人来,最后一个人去。但路上总会有风景,不管好还是差能见到的都只有一次。
再会,都市人的山中乐园,山城人藏民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