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一家企业的领导一起吃午饭,期间聊起了《道德经》,他也是因为机缘对这本书中章节有所感悟,内心觉得不错,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于是号召团队核心成员一同学习。不过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这部经书很“难”学。学到一半发现能触动大家的很少,基本上学不下去了,正在考虑要不要放弃。我听说之后说出了我的想法:《道德经》不适合用来教学,更适合个人的修行与感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我谈谈我对这部经书的个人理解。
首先第一老子言论特性:是愿景而不是方法论。《道德经》里面基本很少论述方法,只是说意境,就拿大家熟悉的“水德”来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种类型的言论就如同一个概念和道理一般,可以瞬间点透你的人生观,可是并没有方法告诉你如何抵达那个美好的“至善之地”。还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高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等等这类的段落你会耳熟能详,听起来觉得满是人生哲理,可是如何学习达到却是感觉好“难”。有一种“愿景”与“使命”的感觉,而绝非可以量化的目标,更没有做到的方法论,所以这是我们觉得它难的第一方面。
第二“难”是意境的领悟而不是故事案例讲述。不知道《小国寡民》这篇大家有没有印象,篇中描绘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这种场景大家千万不要单纯的理解为国家,老子经常以”国“比喻”身“,并不一定是说的国家,这种国家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理喻“了,其实老子并非指国家,更多的是以”国“来喻”身“,这种意境也常常造成理解的误区。其次按照老子的意思来看,道作用于人分四层:道德仁义礼。”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也是老子不崇尚法令和道德管教来治理的”无为“之意境,这种意境对一般人来说很难理解,人一般喜欢听一些生动的故事案例,或者相对浅显的道理,所以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和生活场景案例丰富的《论语》相对容易广为流传。
第三“难”是表述对象不是百姓,而是统治阶级的少数派:老子言论里面充满了国、天下的词汇,但也不仅仅只是说的国家或天下,也有比喻自身的地方,两者相互补充。好像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就是“无为而治”的道理,同时也体现出书中最主要的还是提及的统治阶级修身治国的一些言论。所以这里没有儒家《大学》当中所提及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真正的道是普通人难看懂的,这也是为什么《道德经》有“出世“感的原因,所以这是第三”难“学习的地方。
第四 ”难“过于理想的情景很难抵达:”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就是真正有道的国家统治是百姓只知道有人管而已,其次就是管得好得到百姓赞誉,再其次是管得严厉导致百姓惧怕,最次等的就是管理昏庸无道导致百姓都痛恨辱骂。这段话是对一种理想治理境界的描述,这种”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无为情景是一种介于法令刑治与道德教化之间的自然状态,老子一直都崇尚”复归于婴儿“的这种单纯美好的境界。所以也一直强调内心的 一直”致虚极,守静笃“的独立人格状态。我想在老子的思想中,他其实是赞成”人性本善“的。但是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经历很多的外界刺激,从而形成人的丰富的认知,我们只有在经历过程中通过自我意识的调节来规范。”复归于婴儿“的那种心灵单纯透彻的境界只能是一种理想了,而且不适合这个社会的大多数,即使能做到也只可能是小范围的。这是第四”难“的学习的地方。
不过作为一部流传2000多年的经典,曾经一度作为立国之本的理论来统治社会的学说,我觉得学习还是非常不错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生命当中那么有缘分的书,而《道德经》是属于我喜欢的那一本,它的冷静低调,智慧的反向思维都是触动我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是用来修身的极品,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二十多岁读书、三十多岁读社会、四十多岁读人性。不同阶段不同的书会帮助到我们,而《道德经》是人生当中过了不惑之年值得读的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