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画三峡诗意长江美文
大溪古镇伴长江,文化遗址美名扬|峡江文物珍藏

大溪古镇伴长江,文化遗址美名扬|峡江文物珍藏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15:30 被阅读0次
大溪文化遗址

大溪文化遗址

人居倚干栏,渔猎伴长江。

中华文明史,大溪写华章。

重庆巫山县境有条河,名曰大溪,大溪边有座古镇。大溪文化遗址位于镇内,是上世纪50年代重大考古发现。它佐证除黄河文明外,长江文明之真实存在,被考古界欣喜命名为新石器时代之“大溪文化”。后续考古证明,“大溪文化”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大溪文化,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时期,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

大溪古镇 大溪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地

所谓新石器时代,指的是考古学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大溪文化类型,可归纳为三期: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晚期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发掘现场

大溪文化特征: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衣,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盛行圆 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 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的是索纹、横人字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主要器形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簋、圈足盘、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盖等。

彩陶罐 空心陶球 石斧 玉环 母子猴玉雕 玉猴坠

大溪文化石器中,两侧磨刃对称的圭形石凿颇具特色。有很少的穿孔石铲和斜双肩石锛,偶见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亦有相当数量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器。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

干栏式民居 墓葬发掘现场

大溪文化,流行红烧土房屋并较多使用竹材建房。葬式复杂 多样,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是该文化的特殊葬俗。

大溪文化,让我们感知长江流域人类文明进程之坚实足迹。

大溪文化遗址

相关文章

  • 大溪古镇伴长江,文化遗址美名扬|峡江文物珍藏

    大溪文化遗址 人居倚干栏,渔猎伴长江。 中华文明史,大溪写华章。 重庆巫山县境有条河,名曰大溪,大溪边有座古镇。大...

  • 大溪文化遗址一一诗画三峡(46)

    文明著辉煌,大溪写华章。 人居倚干栏,渔猎伴长江。 (注:此遗址证明,长江亦是中华民族发祥...

  •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 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巫山县(今属重庆)大溪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

  • 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一、文物的分类 1.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 (1)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

  • 金沙遗址

    时光荏苒,忽而小暑。凉风微雨,风吹竹林。漫步金沙之遗址,回望商周之文化。 金沙遗址,文物千余。金器玉器,铜器石器。...

  • 手绘书签:无锡惠山

    惠山古镇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录名单) 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

  • 重华绮芳——宋元明清漆器艺术(浙江省博物馆)

    漆器是古老东方的一项伟大发明,从河姆渡文化遗址及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均发现了精美漆器。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中...

  • 中国画艺术创作院名家走进桐乡

    桐乡文化底蕴深厚,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等交相辉映,石门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新...

  • 诗画典藏:峡江古集镇,而今梦里寻(续)

    官渡口古镇 云卷峡风骤 涛涌大江流 往来官渡口 贬客几多愁 大溪古镇 文化积淀厚 考古朔源长 千载石器旧 百代渔猎...

  • 法规练习三十七

    某省辖区某市市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则其在建设控制地带由( )规定。 A省文物行政主管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溪古镇伴长江,文化遗址美名扬|峡江文物珍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dn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