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庞大消费市场中,超过4亿的 90后、00后年轻人群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群体。
4月28日,乐信研究院发布《后疫情时代年轻人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明,年轻群体将成为消费复苏的主要驱动力,为后疫情时代带来行业新趋势。
“四维指标”带来消费复苏新线索
1.消费基础:88.3%的年轻人预期收入实力不减
消费复苏的基础是收入,收入变动会直接影响消费行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3.9%。但疫情导致的收入下降情况,更多存在于以70、80后为主的公司中层以上管理者及高薪者人群。
对于90后年轻人来说,职业、薪资都处于基础起点阶段,不是企业主要的降薪人群;再就业难度也比管理层更容易,所以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
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年轻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收入受疫情影响不大。仅11.7%的人预计收入大幅减少, 可能对消费造成影响。
2.消费意愿:仅4.7%消费者支出意愿大幅下降。
消费能够在多大程度恢复,除了收入因素,还要看人们的消费意愿。
调研发现,年轻消费者对疫情的担忧降低,加上近期政府商家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措施,大幅提振了消费支出信心。数据表示,未来一年,表示会缩减消费支出的年轻人,占比不到15%,其中大幅减少开支者占比仅4.7%,环比3月降低了22个百分点。
3.储蓄意愿:年轻人对于储蓄意愿不强烈,仍会选择分期购买
“报复性存钱”的场景,在年轻人并不普遍。
调研显示,选择大幅增加储蓄的人数占比只有5.2%,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小幅提高储蓄和保持不变。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花未来的钱,为今天的消费买单”。大部分年轻人对疫后比较有信心,分期消费依旧持有更积极的态度。
4.消费趋势:1/3年轻人愿意提高品质消费
此轮疫情中,生活必需品选购受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是品质型、服务型消费,这类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作用因素。
调研结果显示,近期有超过1/3的年轻消费者对于消费升级的重点品类关注度上升。5G手机作为品质消费的代表,成为疫后青年最希望增加支出的消费类别。品质、服务型支出的消费意愿上涨,一定程度上表示疫后年轻群体会迎来消费升级的趋势。
根据上述对于消费者的调研情况,在四个维度的指标的线索下,可以判定疫后年轻人的消费受疫情疫情影响较小,消费复苏迹象明显。
口罩效应带来消费新业态
疫情发生后,消费整体遭受巨大挑战,在“口罩效应”的作用下,衍生出一些新的消费业态。
“室内”消费走向良好,拼购、会员经济兴起
由于疫情传播性质的影响,颠覆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户外活动大部分转移到室内。中国年轻人是最快速适应疫情变化的人群,也因此催生出新的消费业态。
疫情过后,有超过半数的年轻人选择增加室内运动与线上观影活动;超过30%的人将继续用APP买菜、学做菜,还有许多人将尝试线上教育培训以及AR租房等活动。
冷门商品成黑马:眼影比口号好卖,电动剃须刀变热销
因为居家时间变长、出行不便等生活改变,以往经常“滞销”的冷门商品,也焕发出了生机。
比如,因为出行必须戴口罩的影响,眼影销量突破新高,超越口红成为妆品类冠军;美发店的托尼老师迟迟不复工,为防止加入长发“杀马特家族”,平时表现平平的电动剃头刀一度增长迅猛。
促销成企业最有利拉动消费因素
如前文所述,消费复苏的基础是收入。调查显示,过半数的人认为,疫后如果收入增加,就会增加消费支出。
企业无法为民众增加收入,可以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减少消费在收入中的占比,提升消费欲望。低价、消费券等方式的促销也可以增加消费冲动,刺激购买。
调研显示,53.8%的人认为,线上线下的大促将刺激自己的消费支出。27.3%的人领消费券后会增加消费。
近段时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发力线上消费复苏。
京东宣布投入价值15亿资源,推出“春雨计划”;阿里巴巴启动“春雷计划”,旗下天猫通过“天猫金妆奖”、“天猫亲子节”等四场大型线上活动扩大新品供给。积极展开促销活动是企业发展产品的主力军。
作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年轻的消费者为未来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带来了新的消费形式。
“得年轻用户者得天下”,企业应当像年轻用户快速适应后疫情时代一样,及时感知这一群体的消费变化。把握经济复苏的好时机,加速自身变革,与年轻用户一起,拥抱新生。
作者 | 尘锋商学院
编辑 | 一番
参考资料:
乐信研究院:《后疫情时代年轻人消费趋势报告》
更多吃瓜大料、营销干货、私域洞察,欢迎关注【尘锋商学院】公号
回复:电商运营,即可获得价值299的重磅教程一份
点击“免费福利”,更多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