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办讲座,培训教师,我总会纠结是用方言讲还是用普通话讲?从小在家乡语言环境里浸泡大。少小没有离家,乡音无改就到鬓毛衰。操方言,得心应手,就像水龙头,一拧开闸阀,哗啦啦淌出来。讲普通话,显得别扭。可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所谓职业语言,就是规定你在教学和教师聚会的场合,必须使用这种语言,必须这样说话。到哪山,打哪柴,打柴要讲究对象,说话更是这样。和街邻在一起拉呱,不讲普通话。否则人家会认为你洋腔洋调,怪声怪气,拍拍屁股走人,把你一个人丢在那里尴尬。
我在学校里没有学过普通话,那时考试没这方面的要求。当教师的前二十年,学校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讲普通话。后来政策变了,普通话是教师必备专业技术,要考证,持证上岗。于是半路出家,学习普通话,拿着字典正音。但变调,什么轻音、卷舌音、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总是说不准。考证的时候,左练习右练习,只考了个三级甲等,勉勉强强可以上岗。有一次,我辅导我孙子功课,教他读课文,我当老师的儿子也在场,他说:“我爸,有几个音你没读准。”我赶紧让贤说:“你来教。”我这个年岁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但也不敢停滞落后,仍然在学习。
我学电脑,最先学的是五笔。背字根,拆字打字。后来发觉,用“搜狗”打字,只要一个字母打错,字就不能准确反映。使用搜狗法打字,等于是在学拼音。一个语文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整个职业生涯的事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进教室,学习普通话比以前容易多了。备课的时候,我不但自己读课文,还要上网听老师读。受方言的影响,某些字我发音不准,自己浑然不觉,一听老师的朗读,相互对照,马上就发现,赶紧进行纠正。教正确,讲明白,这是一个教师永远的追求,必须做到。
我们这地方四五十岁这一族,他们认为说普通话一点都不难,只要别扭着点,就是普通话了。有个做生意的朋友,经常要和外面顾客电话联系。人家在电话里讲普通话,你也要回普通话。就像一个俄罗斯人和一个美国人,双方都怕自家讲的话对方听不懂,采用国际通用语英语来交流。普通话在中国,扮演的就是公众语言角色。朋友本不会讲普通话,他说自己是别着点,就像普通话。其实他说的不算普通话,至多是“马普”,马马虎虎的普通话。那为什么对方又能听懂表达意思呢?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有历史和现实的渊源在里面。
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从北方带来许多兵士,有一些就分布在泸西地区屯田。康熙皇帝削藩,吴三桂起兵造反,失败后他留下来屯田士兵不可能再回家乡了,于是娶当地少数民族女人为妻,繁衍子孙。这样我们的语言就带有北方语音色彩,许多发音是普通话,或是非常接近普通话。众所周知,普通话是由北京官话演变而成的。还有就是现代媒体发达,人们休闲看电视玩手机是主要选项,里面的人说的都是普通话。学校里的学生回来,也会说普通话。时间听久了,耳濡目染,别着点说出来就像普通话,有一定道理。
岁数再大,到了六七十岁,即使别扭着也说不来普通话了。因为他们一生操的都是泸西方言,方言已经深入骨髓,成了无法改变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里,他们出个远门,如果没有小辈陪同,虽然是中国人,却像在外国那个陌生国度里一样。前些年,学校组织教师到北京去旅游,有些教师带着自己的妻子去。农村妇女,在穿着打扮上完全不像大城市的,一眼就能看出。住在宾馆里,相约几个人出去逛街,没有丈夫陪同。逛累了,回宾馆休息。门卫一看,不像住宾馆的人,就说:“谢绝讨饭。”不让她们进去。嫂子们一听,气愤了,住宾馆自己是付过费的,岂有此理?于是有人用泸西方言骂道:“这背时儿子老虎吃……”门卫看了看,听不懂她说什么,只看到满脸不高兴。
推广普通话,前些年是个热门话题。政府大院里,学校里都张贴着牌子:“请说普通话”。我当老师,不但自己要带头说普通话,还要带领学生说普通话。校长在教师会上强调,老师在一起也要说普通话。那时候,县城办着所师范培训学校。师范学校是培养老师的地方,可以看做老师的老师。祖师爷的学校,更是要讲普通话,要考普通话,自然那个地方说普通话的风气就特别浓厚。说来说去,学生就养成了习惯。有个农村学生周末回去,晚上去找朋友玩,夜深了才回来,家里把门给闩了。他用普通话叫门,父母睡在床上听见了,左听右听,反复辨认,这个声气不像儿子的,完全不是儿子的声音,所以迟迟不起来开门……
还有的学生,学习普通话,由于受方言影响太大,闹出笑话来。有部电影,内容讲的是畜牧改良,其中描写到马。因为电影是学校组织去看的,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请学生谈谈观后感。有个学生起来回答,他说到那匹高大的蒙古马:“这匹马好倒是好的”,这第一个分句,他讲的是普通话,老师学生不觉得,很正常。接下来的第二个分句,他一下回到方言上去,用泸西话说:“就是尾巴短节节的。”一句话半句普通话,半句方言,引得老师学生哄堂大笑。
随着学校和影视媒体的大力倡导,普通话强势袭来,方言式微,乃至消失,全国十三亿人说的都是普通话。我不是语言学家,但知道方言是民族的活化石。到那时,是不是又要搞什么抢救,像建立自然保护区那样来保护方言,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