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葫芦娃哈哈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玫瑰]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72天 2020年1月17日
【书目5】《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作者】余文森
【版次】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年7月第1版
【页数】共267页
【进度】160-169
【用时】30分钟
【感悟,笔记】
阅读的内容是第二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第五章——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第三节 完整的学习
本节内容里呈现很多教育家的教育理念。
1.佐藤学将学习界定为一种“对话性实践”,即学习者与客观世界的对话,学习者与他人的对话,学习者与自身的对话,学习就是一种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实践。
2.威廉.克伯屈提出“同时学习”原则,他把学习分为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学习。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三项学习。他的这个教学原则与三维目标导向教学理论是一致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第一,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学习。第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作为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凭借和途径,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的方法和手段。第三,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
3.杜威将学习过程视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他将经验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问题,解决过程统一起来,并认为这一过程包含五个基本步骤或环节: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
4.儒家学派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环节。“学问思辨行”思想脱胎于孔子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思想。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讷与言而敏于行”。《礼记.中庸》是,是在继承孔子学习过程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提出“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的思想。朱熹特别推崇《中庸》对学习过程的概括。王阳明更是结合自己“知行合一”的学说,对“学问思辨行”进行详细解说“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言谓之变,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
5.阅读,思考,表达——指向核心素养的“完整学习”。阅读是与文本对话(其实信息的输入途径,还有观察操作,所以除了与文本对话,还要与事物对话),思考是与自我对话,强调自我的参与,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表达是与他人对话,表达意味着倾听没有同伴的倾听表达就成了自说自话。这是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出的观念,他认为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及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老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
阅读、思考、表达——我们可以作为三个教学环节,也可以作为三个要素。我们可以灵活的去进行组织至于在什么时候呈现,怎样呈现?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设置,灵活的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