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很高兴马老师推荐了这本书,否则即便我在微信阅读上搜到这本书,看到7.9分的评分,很可能就放弃阅读了。
开篇部分不是很通俗易懂,没有很读明白。进入到正文部分就越来越有趣了。
首先了解到孩子的焦虑和恐惧。原来孩子听到马桶抽水和吸尘器工作的声音会让孩子心生恐惧的,而且健康的孩子还会通过幻想来缓解焦虑恐惧等心里。这一点的剧透简直太重要了,否则当我发现孩子跟幻想的“笑面虎”交流时,我一定会觉得她是不是有病,我一定会固执费力的想让她去找真实的朋友。我能接受了不管我们怎么保护好孩子,她还是会经历她的焦虑和恐惧,我陪伴她尊重她用她的方式处理就好了。
一岁左右的学习独立期,也十分有趣。我家宝现在快17个月,确实是越来独立了,早上麻麻去上班时,做完程序化的白白,分吻,一套就玩自己的去了。老母亲虽有点心塞塞,但真要哭哭啼啼也很麻烦。
说到分离,倒是母亲更要学会的功课。昨晚看到一篇讲黄磊不敢去看女儿的首秀,害怕接受女儿长大的事实,又让我想到计划好的不带孩子的旅行,又难过了起来。很早就看过龙应台的《目送》,当时就佩服认同她的果断理智,到自己头上却如此不潇洒了。还需多学习多做心理建设。
关于吃饭
这简直是我家最头痛的事情了,我家宝贝,17个月,18斤还不到,细胳膊细腿,背部更是皮包骨,她差不多从六个月开始。就跟同月龄宝宝的饭量逐渐拉开差距,母乳六分钟,就吃睡着了。奶瓶喂最多的时候就一天六百毫升,然后就到添加辅食的阶段,她都吃的比人家少,体重指标也越来越下滑。但是其他都正常,智力,精细化动作,身体健康都没问题,我开始相信她就是饭量小的宝宝,随着一岁以后,辅食变主食,吃饭的问题越来越头痛,经常你喂她她不是吐了就是不张嘴,用手推开,我多羡慕别人家的吃了还要吃得控制饮食的孩子,也找了很多相关资料,无非是说吃饭这事本不是个问题,有问题的家庭教育的问题,吃饭应该让孩子自己主动吃,不能一味喂饭。我尝试过几次,感觉还是有些些效果的,我也在努力劝说家里老人,要孩子自己动手吃,把精力留下帮她收拾烂摊子。这不,今天下班一进屋,看到宝宝今天穿的新衣服白裙子上就沾了好多杨梅汁,唉,新裙子就这么给毁了,咬牙切齿的安慰自己:没事,没事,洗不干净就当家居服穿,奶奶说她今天晚饭吃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