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E.T.】学习的深度

【P.E.T.】学习的深度

作者: 水晶Audrey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08:02 被阅读0次

    上次聊了学习的广度,强迫症觉得学习的深度也要想想,这个话题有点大,一时之间恐怕想不明白,不过有一点想法就写一点,请大家批评指正。

    图片来自南京守望者联盟

    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或者理解一个概念,通常都是有个认识过程的,从初步的接触,有感性的认识,到慢慢加深,有抽象和理性的认识。从具体的一个事物的特征,进而理解到同类事物的普遍规律,如果这个过程建立了,通常我们会认为学习的深度加深了。

    为什么我们都希望学习能具有深度呢?深度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是让我们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通过抽象出来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而能够在未来做好决策,指导我们的行为。

    这样写太不通俗了,举个栗子。今晚我们都被红月亮刷屏了。对于月食这个事情,我们观察到月食与平时月亮呈现的情况不同,这是我们观察得到的初步感受。

    如果进一步去了解研究日地月的运行规律,我们能认识到月食发生的原因,可能呈现的形态。普通人的认识到此也就结束了。

    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或爱好者能开始计算轨道,并精确预测下一次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具体形态。这是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高形态。

    所以学习的深度,其实是提高我们理解和决策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由简入繁,再抽象为简。抽象的过程必然是有所取舍的,不同的取舍往往会抽象出不同的规律。在“预测”的过程中,再把具体条件考虑进去,综合得出我们的行为指导。

    例如古人对月食现象的理解,可能就和人间的灾祸、朝代的兴衰挂钩起来,预测月食和人间大事有关,让大家都敲敲打打把天狗赶走。也可以理解为在抽象的过程中,和现代科学进行的取舍不同,最终作出的决策也不同。

    如果我们的学习过程,跨过感性认识的过程,直接从抽象概念开始,往往容易丢失一部分认识过程,直接的结果就是失去和现实的链接,对抽象过程作出的取舍过程不清楚。“预测”的结果,可能就不准了。现实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有时候“预测”的结果和现实之间,也是南辕北辙。这样的学习过程,深度是虚的,看似“懂得”了很多,但这种深度往往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比如学习效能沟通,有时候我们很想直接知道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关心别人家的案例能不能拿来自家用,会不会有效。忽略了每家现实情况的巨大差异,最终发现,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别人家的。自己家用起来总是不顺手,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往往最关心是得出的结论,而对结论得出的前提、适用的范围选择性忽略了。这时候,我的理解就是学习深度欠缺了,带来的问题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不起质疑拷问,经不起实践检验。

    增加学习的深度,我觉得最好不要跨越感性认识的部分,而且这部分越多,对后面的抽象认知就越有帮助,再到实践的时候,我们的“预测”就会更准确。实践方法千变万化,最终还在乎沟通模式和心底的信念如何配合工作。

    管窥之见,献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E.T.】学习的深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mr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