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眨眼间,《爱弥儿》书本内容已过半,我们也陪伴爱弥儿一路长大,从牙牙学语到懵懂少年。
18岁的爱弥儿在面对宗教,我该如何教育他?

朗读时间:9月26日
朗读内容:《爱弥儿》之宗教教育
朗读者:云慧老师
内容整理:
1、可以想见,有许多读者会因为他们看见我很早就一直跟随着爱弥儿却从未向他讲过宗教而感到吃惊。在我看来,一位冬烘先生给年幼的孩子讲授教义问答,就是一幅绝妙的愚行图;如果我想把一个孩提变迟钝的话的我就叫他给我讲解一下他所说的那些教义是什么意思。
有一些教义不仅难以理解,也难以相信;如果孩子们从小就学习撒谎的话,我看不到这种教义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再说,要承认这些神秘的教义,就至少要知道它们是不可思议的,而即使这个概念也超越了孩子的理解力。
2、不要向没有理解真理能力的人宣讲真理,因为这是在用谬误代替真理。他宁可对上帝一点观念都没有,也不可对上帝产生鄙俗的、荒诞的、侮辱的和不尊敬的观念。
3、印刻在孩子心中的扭曲的上帝形象的最大坏处就是这些样子将终生留在他们的心中,甚至在他们长大成人时对上帝的观念还停留在少时的样子。
我是不用担心爱弥儿会变成这个样子,因为他从来都是拒绝关注所有一切超过他理解力的东西,听到人家讲他不懂得的事物,他总是心不在焉,漠不关心。
4、这里我发现我遇到一个困难,一个巨大的困难,因为这个困难的发生不是因为事物的本身,而是因为那些面对这个困难的人懦弱无能,因此,这个困难就愈来愈大了。但我们至少要敢于把这个困难提出来。
我要培养他信什么宗教呢?我使这个自然人加入哪一个教派呢?对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很简单。我既不叫他加入这一派,也不叫他加入那一派,而是让他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性去选择。
5、只要我们不服从于人的权威,不屈从于我们所生长的那个国家的偏见,在自然的状态中,单单凭理智的光辉就能使我们不超出于自然宗教;我要向我的爱弥儿讲解的,也是以自然宗教为限。
6、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与自然的进程相协调。自然培养人的体质,我们则寻求培养人的精神;不过,两者进度不一样。当身体已经长得非常健壮有力时,灵魂还是十分懵懂和嫩弱,不管人的教育办法有多么好,体质的发育总是走在理性的前面。
在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我们要使他摆脱感官的支配,这样就很容易引导他从研究自然转向寻求自然的创造者。
7、这样做时,我们就找到了吸引我们的学生的新手段。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在没有旁人的监督和法规的强迫下真心实意地做好人和好事,才能在上帝和他自己看来都为人公正,才能不管什么代价也要履行他的天职,才能把美德牢记于心;这样,他获得了良心的安宁和对最高存在的沉思。这预示着他善用此生之后,最终可以享受永恒的幸福。
大家有话说:
其木格老师:
今天读书分享的感受:卢梭在适时的年龄对爱弥儿进行适当的教育。从来都是拒绝关注所有一切超于他理解力的东西。对于宗教这个问题,让他发展起来的自然理性去选择信什么宗教。
程晓霞老师:
读书收获:教育工作要与自然的进程相协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