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辞职在家带孩子。好容易忙完,睡前最常做的事就是刷手机。等孩子睡了,我却经常在熄灯后的房间里,在盯着屏幕发出的暗光里,得到一天的暂时放松。本来是想少刷一会解闷催眠,却不料越看越兴奋,跟染上毒瘾似的,直到实在无法支撑才昏昏睡去。
身体和精神状态很不好,起来做事也迷迷糊糊的容易出错,每天打着呵欠哄着娃,蓬头垢面踢啦着拖板,明明刚30却像个菜场大妈。婆婆暗露不悦,老公看我这样也提醒过几次,劝我早睡早起。可这谈何容易啊。
早起的好处我当然知道,比如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早起型的:
巴菲特每天6:45起床;乔布斯每天6点左右开始工作;王健林每天清晨4点起床;李嘉诚每天6点起床;潘石屹每天4点起床,6点开始晨跑,8点前开始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5915767/78da8b127f5d986f.jpg)
但这些人在我眼里都不是人啊。早起,在我当时状态下,根本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传说,看看就罢了。如果有人告诉我:如何用多个闹钟、如何早起打卡、如何相互监督、如何21天成为另外一个自己……我是打死也不会去做的!
这样 ,日复一日,就在我觉得自己快要没救了的时候,有一天难得婆婆带孩子出远门,我心血来潮去了以前最喜欢去的地方,图书馆。
在那里,我看到了《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这本书,是日本人中岛孝志写的。大概因为好奇4点的夸张,我认真的看了进去。
现在我早已养成习惯,每天不用闹钟就能自然醒来。有时五点,有时四点半,最早也有过四点的,但通常不晚于五点半。随性而起,从不强迫。
相比正常七点左右起床,每天平均多出两个小时。按一天8小时工作日计算,每年可以多出90个工作日,如果坚持40年,就能足足多出10年的工作日……
多了这些没有任何打扰时间,可以让我高效地做很多事情。
读书,晨跑,规划,思考……顺便也吃上了丰富健康的早餐。
我收获了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时间安排、良好的精神状态、无扰的锻炼氛围、专注的学习环境、持续的个人成长等。 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除此之外,生活中焦虑也减少了很多,长期地坚持也提升了毅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到了晚上十点,无论如何也要想着爬上床了,熬夜的恶习彻底消失。
南怀瑾先生曾说:“能控制早晨,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这时才明白,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5915767/d8ccb1b13f5b21fd.gi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