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宾塞哲学观点的个人见解之社会学和伦理学
从斯宾塞的哲学论证中,我们会发现论证中存在一些疑难点,因此我们去不断的深入了解和解读到底在哪儿出了问题。【我们无法对斯宾塞的《教育集》《散文集》以及《社会学原理》的大量内容展开深入的讨论。因为,人们很好地学会了《教育集》中提及的教训,但今天,我们还需对斯宾塞曾经宣称的重科学反文艺言论进行纠正。在斯宾塞所有的散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那些谈论风格、笑以及音乐的文章。因此,艾略特的《赫伯特·斯宾塞》是极佳的阐述斯宾塞的作品。】
有时候。批评或者不同的见解总会令人不快,尤其是在对某些重大成就进行批评和提出不同见解时。但是,斯宾塞的综合哲学到底如何面对时间的考验?这是我们必须考察的。
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虽然洋洋洒洒两千页,却有许多可攻击的漏洞。
斯宾塞认为,进化和进步是一回事,这一假设贯穿全书。
但根据斯宾塞的假设,通过进化,昆虫和细菌十有八九会在与人类的残酷斗争中获胜。
此外,现实也没有充分证据能够证明,工业国一定比先前的野蛮的落后的国家更爱和平、更有道德。
社会主义显然不是军国主义发展的产物,而是工业主义发展的结果。
斯宾塞写《社会学原理》时,英国由于其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正扮演着欧洲和平主义者的角色,而且,其在工商业方面无可匹敌的地位也使它对自由贸易深信不疑。
今天,若斯宾塞还健在,看到自由贸易理论如何在工商业霸权面前土崩瓦解,看到德国进攻比利时对英国造成威胁时,和平主义如何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他定会震惊不已。
当然,斯宾塞夸大了工业政权的优点,他几乎一点儿也没看到当时英国国内的残酷剥削,尽管后来,这种情况在政府干涉下有所缓和。
斯宾塞他看到的只是,“在本世纪中叶,尤其在英国,个人自由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也难怪后来,尼采对工业主义极为反感,并反其道而行地夸大军事生活的优点。
若斯宾塞的逻辑性强于其情感,社会有机体的类比便会驱使他走上国家社会主义的道路。
因为相比自由放任的社会,国家社会主义更能代表异质物的整合。
如果以斯宾塞他自己的公式作为衡量标准,他将不得不把德国称为进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国家。
且对于这一点,斯宾塞曾试图作出解释,他提出,异质性包含着各个部分的自由,且这样的自由意味着将政府的力量限制到最小。
然而,这一论调与我们在“连贯的异质性”中所了解的有出入。
从人身上看,整合与进化几乎没有给身体各个部分以任何自由。
对此,斯宾塞答道:在社会里,意识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部分之中,而在人的身体中,意识只存在于整体中。
但是,社会意识(对集体利益和进程的意识)在社会里是集中的,就像个体中的个人意识,我们很少有人能够体验到那种“国家感”。
斯宾塞把我们从专政独裁的国家社会主义中拯救出来了,代价是,他破坏了自己的前后一致性和整体逻辑。
我们必须记住,斯宾塞是在两个时代的夹缝中生活的:他的整体思维形成于自由放任政策时代,并深受亚当·斯密的影响。
斯宾塞非常自我,不相信任何人,曾经,他亲自将手稿送到印刷厂,他不敢把稿子交给邮局,因为他对政府机构不抱任何信心。
他是一个个性极为强烈的人,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坚持独处,否则便会大发雷霆。
在他看来,每一项新法案都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
他无法理解本杰明·颉德的一个观点,即既然自然选择已经越来越多地在阶级竞争、国际竞争方面作用于集体,越来越少地作用于个人,那么,为了维护集体团结和集体力量,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家庭原则(根据该原则,弱者应得到强者的扶助)已不可避免。
那么为什么国家在保护公民免受肉体伤的同时,拒绝保护他们免受经济上的伤害?这是斯宾塞没有想到的。
他对政府与公民和父母与孩子的类比嗤之以鼻,认为幼稚可笑:而事实上,这种类比实为弟兄间的互助。
与其生物学相比,斯宾塞的政治学更接近达尔文学说。
对斯宾塞的哲学观点的个人见解到此为止,献丑了。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网友评论